Forgot password?
cpxxpc
cpxxpc

180518 春秋与战国两时期战争性质小对比

昨日收听喜马拉雅FM的“中国通史大师课”,其中谈到了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战争性质的不同之处,引起了我的反思。现在把课中所讲及自己由此产生的一点延展想法记于下方,也算是自己的一份发挥版“课堂笔记”吧~~

春秋时期的战争简单来说突出“争霸”的特点。发动战争主要是为了成为诸侯的霸主,不以灭国为目标,只要把对方打败了、打服了,加入到自己的阵营中,承认自己的霸主地位就可以了,所以战争往往“点到即止”,规模不是很大,过程往往较短,也不那么残酷与血腥,当然,战争所造成的伤亡和破坏也就相对较小。况且,春秋初期以至中期,各国还比较重视周礼,相应的军队也就是十分重视军礼,军队的组成尤其是指挥层面往往都是贵族,战争讲究师出有名,战争过程中讲究人道主义,况且,各国君主之间的亲缘、血缘关系尚存,大家都算得上远亲故友,抬头不见低头见,这些因素也导致当时的战争往往还带有比较明显的礼仪性和程序性,由此还产生了不少现在看起来感觉迂腐和好笑的桥段,这里就不赘述了。

战国时期(包括春秋晚期)的战争简单说来突出的则是“兼并”的特点。战争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兼并对方、消灭对方,所以战争的规模往往较大,过程较长,战争的过程残酷而血腥,自然的,所造成的伤亡与破坏就绝非春秋时期战争所能比拟的了。究其原因,这个时期周代传承的礼仪(包括军礼)已丧失殆尽,各诸侯之间的亲缘与血缘也已大大疏远,贵族的地位下降,军队的构成变成以平民为主,尤其像以“虎狼之师”闻名的秦军,军功完全是根据砍下多少人头来定的,所以这时期的战争,什么礼仪性、程序性,统统丢掉,上了战场,只认一个“杀”字,像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就是典型的血例,正因如此,这个时期的战争,也可以称之为“灭国”战争。

比较了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战争性质的不同之处,还想用近现代我国所遭受的外来入侵战争来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清末的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某种程度上就有点像春秋时期的战争,入侵的英法等国并不以灭亡中国为目标,其主要目标是为了逼迫满清政府开放口岸,允许自由贸易,说白了是为了本国的经济利益,所以战争规模往往不大,时间也不长(至于其血腥程度与破坏程度与后面要提到的日本侵华战争相比也相差许多,注意,只是相对后者而言的,恳请爱国愤青们勿喷)。而日本侵华战争则某种程度上更像战国时期的战争,入侵的日本法西斯完全以灭亡中国为目标,所以战争的规模、时长、残酷性、破坏程度都远远超过前述中的英法与八国。也许,这个比方并不恰当,就算是我的一时突发奇想吧~~~

注:本文为个人原创(除个别引述内容外),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受个人学识所限,文中错误在所难免,望不吝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