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知识:奏鸣曲
我一直反对“听古典的都是高雅有文化的人”之类的调调
但如果又说“古典不高雅”则又是自欺欺人
因为古典音乐的确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作为依托
而且听的话也需要适当的了解其中的知识概念
而“奏鸣曲”这个概念,则是需要“掌握”的概念之一
我们稍微先知道“奏鸣曲”就是“快慢快,ABA”的“总分总”结构
也不先看维基百科什么的给它的枯燥而原始的概念,因为就算这个非常简单的结构的形成也经历了差不多半个多世纪的时间。
我想起自己看的一个音乐教育类的节目里,一个音乐学教授这样解释奏鸣曲:“奏鸣曲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结束部,而呈示部又分主部和副部主题,举个例子说,去看戏的时候,有男女两个演员,他们就是呈示部的两个主题,一开始男主演上来亮了一下相,然后女主演上来亮了一下相;接着他们都上台,算是交代他们俩的关系,最后他们又各自亮相便下去了。”
简单的说“奏鸣曲”的基本结构就是“A-B-A”的前后呼应、中间展开的完整结构
具体的说它的基本结构就是“呈示部 - 展开部 - 结束部”,呈示部一般呈现两个在调性、情绪上都对立的两个主题,即“主部主题、副部主题”,然后展开部就是取出一个主题里一个简单的结构进行发展,至于能发展到多远取决于作曲家,当时的时代限制或是奏鸣曲的本身发展状况。
奏鸣曲既是一种曲式结构、亦是一种音乐体裁,比如一般三乐章的钢琴奏鸣曲,三个乐章也是“快慢快”的结构,而每个乐章基本也是呈现出“ABA”的基本结构;而后来四个乐章的交响曲,则是在第二和第三乐章之间加了个“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的乐章。
后来又有变奏奏鸣曲和回旋奏鸣曲两种变化形式
变奏奏鸣曲则是给一个主题,然后不断给这个主题进行润色和变化
比如拿“口”字当主题,然后以此为基础,便有“日-田-国-园……”
回旋奏鸣曲则也是一个主题,然后展开、主题、再展开、再主题
格式即“A-B-A-C-A-D-A……”
至于变奏曲和回旋曲能发展多远,基本上取决于作曲家自己
举例说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就是我们小时候唱过的“一闪一闪亮晶晶”)主题后面有七八个变奏;而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则是前后有两段相同的咏叹调中间有三十段变奏。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曲式的变化,奏鸣曲也呈现了多样性,比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就把谐谑曲提到了慢板乐章的前面,而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为了表达一个痛苦绝望的感情,让最末乐章为慢板,让人感觉非常的不安和压抑。至于到了现代和当代,奏鸣曲这种简单的结构难以满足作曲家对音乐形式的挖掘,已经支离破碎了。
就我发布的15首音乐而言,第1,4,6三首是较严格格式的奏鸣曲,第2首是回旋曲;以钢琴独奏的《土耳其进行曲》为例,第44秒是主部和副部的分界线;第58秒进入展开部,第1分56回到再现部
如果上面说的还不太好理解,我们就拿流行歌曲来说吧=。=|||
其实我觉得流行歌的格式应该是有自奏鸣曲的结构渊源的
一般就是“主歌 - 高潮 - 副歌 - 再主歌再高潮”
比如周杰伦的《千里之外》:
“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开头就是呈示部的主部主题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则是副部主题
中间四句小Rap是展开部
后面则是再现部
再如Westlife的《My Love》:
“An Empty Street”就是主部
“So I say a little prayer”是副部
中间Mark的solo是展开
后面主部没再重现,直接就是高潮部分视为再现
最后可以一下维基百科给奏鸣曲的较严格意义的解释: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8F%E9%B8%A3%E6%9B%B2
但如果又说“古典不高雅”则又是自欺欺人
因为古典音乐的确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作为依托
而且听的话也需要适当的了解其中的知识概念
而“奏鸣曲”这个概念,则是需要“掌握”的概念之一
我们稍微先知道“奏鸣曲”就是“快慢快,ABA”的“总分总”结构
也不先看维基百科什么的给它的枯燥而原始的概念,因为就算这个非常简单的结构的形成也经历了差不多半个多世纪的时间。
我想起自己看的一个音乐教育类的节目里,一个音乐学教授这样解释奏鸣曲:“奏鸣曲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结束部,而呈示部又分主部和副部主题,举个例子说,去看戏的时候,有男女两个演员,他们就是呈示部的两个主题,一开始男主演上来亮了一下相,然后女主演上来亮了一下相;接着他们都上台,算是交代他们俩的关系,最后他们又各自亮相便下去了。”
简单的说“奏鸣曲”的基本结构就是“A-B-A”的前后呼应、中间展开的完整结构
具体的说它的基本结构就是“呈示部 - 展开部 - 结束部”,呈示部一般呈现两个在调性、情绪上都对立的两个主题,即“主部主题、副部主题”,然后展开部就是取出一个主题里一个简单的结构进行发展,至于能发展到多远取决于作曲家,当时的时代限制或是奏鸣曲的本身发展状况。
奏鸣曲既是一种曲式结构、亦是一种音乐体裁,比如一般三乐章的钢琴奏鸣曲,三个乐章也是“快慢快”的结构,而每个乐章基本也是呈现出“ABA”的基本结构;而后来四个乐章的交响曲,则是在第二和第三乐章之间加了个“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的乐章。
后来又有变奏奏鸣曲和回旋奏鸣曲两种变化形式
变奏奏鸣曲则是给一个主题,然后不断给这个主题进行润色和变化
比如拿“口”字当主题,然后以此为基础,便有“日-田-国-园……”
回旋奏鸣曲则也是一个主题,然后展开、主题、再展开、再主题
格式即“A-B-A-C-A-D-A……”
至于变奏曲和回旋曲能发展多远,基本上取决于作曲家自己
举例说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就是我们小时候唱过的“一闪一闪亮晶晶”)主题后面有七八个变奏;而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则是前后有两段相同的咏叹调中间有三十段变奏。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曲式的变化,奏鸣曲也呈现了多样性,比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就把谐谑曲提到了慢板乐章的前面,而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为了表达一个痛苦绝望的感情,让最末乐章为慢板,让人感觉非常的不安和压抑。至于到了现代和当代,奏鸣曲这种简单的结构难以满足作曲家对音乐形式的挖掘,已经支离破碎了。
就我发布的15首音乐而言,第1,4,6三首是较严格格式的奏鸣曲,第2首是回旋曲;以钢琴独奏的《土耳其进行曲》为例,第44秒是主部和副部的分界线;第58秒进入展开部,第1分56回到再现部
如果上面说的还不太好理解,我们就拿流行歌曲来说吧=。=|||
其实我觉得流行歌的格式应该是有自奏鸣曲的结构渊源的
一般就是“主歌 - 高潮 - 副歌 - 再主歌再高潮”
比如周杰伦的《千里之外》:
“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开头就是呈示部的主部主题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则是副部主题
中间四句小Rap是展开部
后面则是再现部
再如Westlife的《My Love》:
“An Empty Street”就是主部
“So I say a little prayer”是副部
中间Mark的solo是展开
后面主部没再重现,直接就是高潮部分视为再现
最后可以一下维基百科给奏鸣曲的较严格意义的解释: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8F%E9%B8%A3%E6%9B%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