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高中的朋友们一起去看了千与千寻,是第四次看了,小学第一次看、高中用同学的MP4重看了一次、去年和男票一起看了一次(他喜欢《幽灵公主》但是没看过《千与千寻》),还有这次。以前觉得讲环保主义(臭烘烘的河神)、拜金主义(汤婆婆、汤屋众人的贪婪与无脸男的金诱)和社会自律(要工作才能生存下去和“吃得太多会被杀掉”),现在注意到了更多细微的部分:社区士绅化(小时候的河变成大厦了)、勿忘初心(名字很重要、看清真正的目标拒绝不必的利诱)、万物有灵(河神到萝卜神)、人性的复杂性(汤婆婆也深爱自己的孩子、拜金的汤屋人也同样为千寻能回到自己的世界开心)、教育不是一昧地保护和满足孩子(外面的世界有细菌、但是通过实践孩子有能力自己总结出生活的道理;对于无脸男也同样适用)还有世界各地都有的烂柯故事(回到现实世界车上都是树叶车里都是灰说明过了很长时间;看童子下棋斧头烂了下山过了数十年;爱尔兰也有,甚至更像,讲的是一个男子与尘世一年等于那边一百年的永葆青春国女子相爱,思乡骑马回家的时候忘记妻子“下马就再也回不去了”的嘱咐下了马立刻变成一个老人并去世)。现在看真的是神片呢,能融入这么多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