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got password?
sane81
sane81

TVB J2《CANAAN 迦南》观感

比起《东之伊甸》,现在收看的《CANAAN 迦南》也同样有趣。又是一部悬疑类型。中东战争孤儿引起的爱恨情仇故事。TVB J2《CANAAN 迦南》观感如果说《东之伊甸》是诈欺游戏;那么《CANAAN》就像是血色星期一+反恐24小时的中国版。如果说《东之伊甸》是英雄主义;那么《CANAAN 》就是反思英雄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关联。

作画品质之高,和《东之伊甸》不相上下,有出彩的格斗戏和文戏,拍片手法运用许多电影镜头。剧情掌握了「生活」与「戏剧」的比重。感情很细腻。TVB J2《CANAAN 迦南》观感每个人都是一张半明半暗的脸被笼罩在黑暗的背景,内含多少善恶道理。黑色电影的摄影风格。场面给人昏暗阴森、前途无望的感觉来传达宿命情绪。反派的阴谋和主役的精神焦虑。第一主角充满失意与孤独,第二主角是道德上的双重人格,两人在死亡中寻找归宿。TVB J2《CANAAN 迦南》观感部分情剧很搞笑,灰暗基调仍然是阴郁风格,且无处不在。除了观众熟悉的追车戏和枪战戏,还加入特工斗智、人质挟持、恐怖攻击和核弹危机等要素BOSS阴冷残忍的面容活跃在犯罪社会里。
片中,我充分感受了男装风格的美学魅力(啥?),好吧,一開始我真的是將白髮當男主角來看,不过后来发现是女生,纤细内心直逼林黛玉,类属多愁善感的性格。单纯,没有心机,看起来有点呆呆的。

”人,是很复杂的。枪,是很简单的。一扣板机,什么事都能解决。”

死小孩,当人类感情是调色盘那样简单?TVB J2《CANAAN 迦南》观感TVB J2《CANAAN 迦南》观感TVB J2《CANAAN 迦南》观感TVB J2《CANAAN 迦南》观感TVB J2《CANAAN 迦南》观感TVB J2《CANAAN 迦南》观感TVB J2《CANAAN 迦南》观感……完全猜不出在想什么的BOSS。TVB J2《CANAAN 迦南》观感一直很喜欢诡异风格,不知道为什么”黑暗漫舞”这类作品我通常都会给予高度评价,大概是我变态吧!呵呵。


---------------------------------------------------------------
共感覺(日語:きょうかんかく)

源自一部電影的片名,《Synesthesia》中譯「共感覺」,又稱為聯覺、通感或聯感,這不是科幻,是一種官能心理學名詞。詞源來自「希臘文 Syn(共同)+ Aisthesis(感覺)」。共感覺指一個人感覺混淆,彷彿五種感官知覺融合、合併為一的過程。臨床醫學上意指一種感覺混合的罕見心理症狀,意思即為感官之間的互動綜合。

加拿大麥馬士達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茂爾(Daphne Maurer)在2004年11月6日的美國通感協會發表研究,人的感覺器官是互相聯繫、互相作用的整體,任何一種感覺器官受到刺激以後,都會誘發其他感覺系統的反應,這種伴隨性感覺被稱為共感覺。共感覺是所有嬰兒都具備的能力,茂爾說:「還在學走路的小孩感受到白球的聲音較高,黑球的聲音較低,與具通感能力的成人一樣。隨着人的成長發育,大多數人的通感就遭到抑制。」具有通感能力的人長大後以為所有人感知世界的方式跟自己一樣,在他們提出像「她有個橘色的名字」,這樣的意見時,他們才會發現自己的感覺不同於別人。

美國華府的神經學家席理查德·西托維克(Dr. Richard Cytowic)撰寫兩部關於成人「共感覺」的名著,他平生見過四十多個共感覺例子,是「共感覺」這項主題的首要權威。廣義來說,共感覺涵蓋了五大感官: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當原本毫無關聯的刺激與感覺相連結,譬如說:視覺引發聽覺(色彩→音樂);嗅覺引發味覺(氣味→顏色感覺)等。除上述的五大感官,語言文字本身也可能觸發共感覺。

人的五感中,會從一種型態的感官刺激,如聽覺,引發另一種型態的感覺,例如視覺或味覺等。好比有人聽到尖銳的高音,會看到紅光,或是吃雞肉時手感覺的形狀是圓錐形。研究發現一般人都曾經在某個階段中,有過這種狀態的生活,有鹹的視覺、紫色的嗅覺、正方形的味覺,還能描述綠色波浪狀的交響曲,也就是視覺帶有聲音或觸覺帶有味道等等。「時代雜誌」2001年5月21日曾報導,台灣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杜尚(Sean Day)每次聽到淒絕的薩克斯風樂聲,眼前就會出現一堆亮紫色的蛇形在空中扭動。口琴的聲音看起來比較舒服的淺綠色,叮叮咚咚的鋼琴則會帶來一片藍色的薄霧。食物也是色彩繽紛的。吃芒果冰的時候,牆壁會呈現萊姆綠,還有一陣陣櫻桃紅的條紋漣漪。

舉例說明:有一幅畫,普通人只能用視覺來理解,因為他們只有一個感官來認識它,共感覺者看這幅畫的時候,就會使用全部五感來補捉它,再將獲得的情報交給大腦進行分析理解,與普通人相比,共感覺者可以更深刻理解事物。但是人類的大腦無法解釋其中的過程,憑借現在的語言學,沒有可以用以進行表達這種直覺的詞彙,結果就是十分的矛盾,明知道了答案,卻不知道理由,就像是剛出生的嬰兒,還沒有學會說話的嬰兒,努力對母親對他說的話,作出反應。缺乏智慧的生命,用他全身的一切,嘗試去理解身邊的事物。事實上,在腦功能剛完善之初,語言中樞和視覺中樞並沒有分開,而是共同進行工作的,導致這兩種中樞分吸進行工作的,正是我們的「知識」。體系化知識確實可以減輕大腦在學習時的負擔,另一方面也減低人類五感的敏銳程度。看見事物的全局,光憑感覺就能理解其中的內容。不是按部就班地慢慢思壞,而是一下子就抓住全局的思考模式。共感覺者能從一列看起來毫無意義的數字中,看出其中的「意義」。就算沒有區分主幹和細節的知識,依靠不同的顏色就能判斷出來。不是推導出答案,而是直接得到答案的直感者,這種特殊性就是共感覺。

共感覺最常見的形式是「有顏色的聽覺」,倫敦大學心理系的拜倫科恩(Dr. Simon Baron-Cohen)指出,有顏色聽覺的人幾乎總是經歷過「有顏色的母音」及「有顏色的字母」,共感覺者描述自己聽到母音或閱讀字母時,會「看到」顏色。共感覺只會發生在不到 1%的成年人中。科學研究顯示所有的嬰兒都擁有共感覺的能力,只是隨着人的成長,大部分人這種共感覺之間的聯繫就會被抑制住。共感覺者在成長過程通常會以為每個人都與他們有一樣的感官能力,直到發現其他人並不會和他們使用一樣的形容詞來描述事物時,才會知道自己與眾不同。擁有這類稀少天賦成為藝術家人並不少。

例如:法國詩人夏爾·波德萊爾、日本詩人松尾芭蕉、美國歌手史提夫·汪達、奧地利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等,他們都有神秘的共感覺能力。歷史上許多藝術家這種「彩色聽覺」的能力,最知名就是俄國作曲家史克里亞賓(Alexander Scriabin)。他試圖將這些色彩與音調的共生感覺譜進他的第五交響曲,一個「音樂與色彩水乳交融的構想」,精確地羅列曲調、每秒震動次數和色彩的對應表:C調-256次-紅色,升C調-277次-紫色,D調-298次-黃色,升D調-319次-森林的鋼鐵之光,E調-341次-珍珠白和月光的閃爍,F調-362次-暗紅色,升F調-383次-水藍色,G調-405次-偏玫瑰紅的橙色,A調-447次-綠色,B調-490次-珍珠藍。這首交響曲在演出時,除了安排完整的交響樂團之外,還需要用到一架鋼琴、合唱團和一部能將色彩投射到布幕的色光風琴。可惜首演時,被人以不切實際的理由給刪除。普通人對於共感覺者的感知的現象無法理解,共感覺者經常感到極深的孤獨與疏離感。

一般而言,兩萬五千人中會有一人是共感覺者。科學研究裏粗略估計的數字,是兩百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的人,會擁有共感覺。其實,還有很多人有這樣的情況,但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那是什麼。在美國有共感覺的女人是男人的三倍,英國則是八倍,造成男女差異的原因不明。研究統計共感覺者有正常或高於平均的智商,他們的神經病理測試都是正常的。科學研究人員對共感覺有興趣是因為它也許能解開一些人類知覺的原理,研究知覺上最大的謎團是叫做「系統問題」,沒有人知道我們如何將所有的知覺整合成一個完整的知覺,例如當你抱着花的時候,會看到顏色、看到形狀、聞到香味、感覺到花的質感,大腦會將這些知覺統合成一個花的概念,共感覺者會將額外的知覺加到他們花的概念之中,研究家這些知覺主要是可以幫助人類了解人類如何感知這個世界。

共感覺設定並不來自奈須磨菇,428本篇監督石井次郎要求加入原案。根據石井次郎Twitter說法,受到2005年晚間 23:00-24:00,NHK BS世界のドキュメンタリー,播送的節目,名為『“共感覚”の不思議 言葉誕生の謎に迫る 』(制作:BBC)所影響。

轉自 http://zh.wikipedia.org/zh-hk/CANAAN
angelcn
兔控
其实我觉得这部片的画质,动作等各方面都比《东之伊甸》要好呢...特别里面那种黑暗,绝望的风格,让我很喜欢..
2010-10-12 13:53:19
sane81
書生拙自謀
伊甸静止画比较多。风格走少女童话,罗漫史,英雄主义,浪漫主义。迦南刚好是相反= =”

至今仍不明白「他就没有王子的国度成了王子」、「我要成为这世界的王」。少女向和少儿向宣传标语,两句话究竟跟探讨”日本社会问题”有什么直接关系?
2010-10-13 05:26:29
Ryan
老管
三十岁过后人表示

『这片子是你有朝脱离萌动画,腐动画,少儿片。三十后,少数还能看的片子。』
2010-10-17 03:58:58
Emma
Emma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彷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详细解释如下:

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人类艺术活动的「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可见,通感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就像你看着满园的春色,会哼起「春之歌」一样。

现实生活的文字的印记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例如,「摇曳的音调」、「表情冷漠」、「一弯寒月」等词语中,视觉、听觉、触觉构成了通感。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

人的五种感官,「通」得最普遍的,是视觉与听觉。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通感哲学基础就是自然界普遍相通的原则,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世界有好多人都是能看见声音的。内次在discovery上看到的



在ODI上看的关于Emma的剧透

* 「Emma is not necessarily a love interest for Peter」
* 「Peter and Emma work in the same hospital. Peter mistakenly takes Emma's power and they share the experience of discovery of that power together.」
* 「Emma works in the file room at the hospital, but we will quickly learn that her life used to be about so much more. She was studying to be a doctor, but a tragedy in her life took her off course. It disconnected her from the world. Emma's relationship with Peter will explore how she rights herself again.」
* 「Emma has the power to see sound waves as colours. She will learn to manipulate what she sees to have impact on others. Her power can be very beautiful and very dangerous.」
美丽而 危险的 能力



Synesthesia 学术上 中文译名 共感

用文学上 说是通感 也没有错



百度百科--共感者   

医学上的"共感者"是这样一类人:他们的世界是常人无法懂得的世界,人的最基本的五感在他们的大脑里被打乱了顺序,换句话说,就是你看到的是一幅画,在他的感觉里是一首乐曲,而一个数字,在他眼里却成了一个颜色符号。没有人懂得他们的语言,他们也无法领略我们的真实世界,所以他们是地球上最孤独的人。

此"共感"非彼"共感".医学上所说的"共感",是一种大脑神经紊乱引发的病症,也就是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等会在同一时间发挥作用,有可能导致当病人看到实物后,他的听觉会发挥作用,等诸如这类的病症。一般患这种病的患者的逻辑推理能力都比较弱,因为他们无法正确认识数字,他们基本上习惯用具体的感觉接触世界,同样他们的地理方向概念也不太好。

而他们也有着正常人无法拥有的,那就是对艺术的独特敏感性,对颜色的敏锐度,对音乐创作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对诗歌的超感悟力使得很多共感患者在文学,绘画(尤其是抽象作品)和音乐上成果显著。但是那些共感艺术家无一例外在被问到自己的成就是否与自己的共感病症有关联时,他们的答案一律都是否定的。他们坚信自己在艺术上的成就是由文艺上的灵感,一点天分,再加上努力共同得来的。所以虽然科学上能够证明共感患者在文艺上的确具有一般人没有的特质,但是实际效果迄今没有得到证明。

对共感的研究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俄国。那个时候心理学家对这种病症是承认的。但是到了四五十年代,西方世界的保守主义占了上风,共感被并入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当中,心理学界不承认其是一种病症,而把它看作一种精神性的疾病,是一种幻觉的表现。但是到了二十世纪初,共感在被科学及遗忘了多年后,再次被科学界得以承认,并且研究的深入与广度都得到了提高。经科学家试验,一般共感患者对实物的错乱认识一般是固定的,一般不会随着时间发生改变。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未有研究发现味觉会发生错乱,也就是说,对食物的味道体验,他们与我们是相同的。这些研究使得共感在西方世界里已经不是神秘的东西。

虽然共感者在现在的心理学界已经不被看作精神病,但是共感患者极容易患上精神病。因为他们与我们正常人太不相同了,他们对我们来说,真的就如同外星人一样,永远无法与正常人正常相处。据最新的调查显示,共感患者仅占全球人口的1/25000。那些出生在一个对共感不太了解的国家,会被当作一个精神病或者是弱智看待。就算是生活在一个对共感已经很了解的国家,他们的一生都难以排解的寂寞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不过共感在文化历史上曾是一股很强劲的潮流,当然发起者还是始于俄国,不过这个共感是与医学上的共感在概念上是不同的。他号召所有文学青年动用身体的所有感觉感知世界,创作一首诗的时候,不要仅仅局限在文字上,而要增加诗歌的韵律,让读者读起来好像听到一首美妙的音乐。而在绘画上,他们提倡的是象征主义,抽象主义以及后现代派,所有这些都可以被称作文学界的共感革命。

每个共感者的感觉不一样 所以看到的颜色会有不同 这是正常现象。例子1"共感者"相关影片:《第三凶间》。它的英文名字是Synesthesia. ,另根据《428~被封锁的涉谷》改编的《CANAAN》,其中主角canaan也是共感者。



引用于 http://119.75.215.15/f?kz=649548300
2010-10-18 04: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