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の随记
算不得是个喜欢猫的人,但却奇怪地喜欢它们的灵魂——算不得干净,却很纯粹,没什么执着,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游戏世间,随心所欲——就像是艾米利·勃朗特所说的,“不受束缚的灵魂”。
想起在数千年前的古埃及,那以猫的形态出现的女神伊希斯,想起那些崇拜猫的氏族,试图在脑海中重现那隔了漫长时光的祭典,翎羽为饰,且誓且歌且咒……中国自然也有祭猫之说,但那是“腊日迎猫以食田鼠,谓迎猫之神而祭之”(《礼记》)的实用“神明”,并不存在神圣和崇拜的意味。猫是作为神明存在的,又或许正因为这样,它才成为了基督教中危险、魔鬼的暗喻吧。基督教的画中往往有猫,或是作为魔鬼的象征出现,如圣母报喜节、最后的晚餐;或是作为危险的隐喻出现在诸如圣母与圣婴的画中。十四世纪的圣殿骑士亦是因被指控敬拜黑猫班弗梅而受血腥镇压的。既为神明,又为魔鬼……同时身为矛盾的两个极端,或许便是猫如此令人喜爱的原因吧。
并不很了解猫,或者说对猫的了解多是来源于文学作品中。然而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却不喜欢。总觉得这本以猫的视角来写社会陋状的书过于自以为是了,若是让猫读了,它们大约也会嘲笑人类的狂妄无用吧?倒喜欢《猫苑》里收录的几个小段子,如:
“某公子为笔贴式样,爱猫,常畜十余只。一日,夫人呼婢不应,忽窗外有代唤者,声甚异。公子出视,寂无人,惟一狸奴踞窗上,回视公子,有笑容。骇告众人同视,戏问:'适间唤人者,其汝耶?'猫曰:“'然。'”众乃大哗,以为不祥,谋弃之。”(《夜谭随录》)
“平阳县灵鹫寺僧妙智,畜一猫,每遇讲经,辄于座下伏听。一日,猫死。僧为瘗之,忽生莲花。众发之,花自猫口中出。”(《瓯江逸志》)
而有名的金华猫在其中亦有记载:
“金华猫,畜之三年后,每于中宵,蹲踞屋上,伸口对月,吸其精华,久而成怪,每出魅人,逢妇女则变美男,逢男则变美女。每至人家,先溺于水中,人饮之,则莫见其形。凡遇怪来,宿夜以青衣覆被上,迟明视之,若有毛,则潜约猎徒,牵数犬,至家捕猫,炙其肉以食病者,自愈;若男病而获雄,女并而获雌,则不治矣。府庠张光文有女,年十八,为怪所侵,发尽落,后捕雄猫治之,疾始瘳。”(《坚瓠集》)
金华猫为人所熟知是为其成怪之故。猫怪在中日两国的记载中并不鲜见,这大约是由其神秘的特性所决定的吧。但凡为猫,无论是驯养与否,总不像狗一样全心全意讨好人类,而是相反的由人类讨好它们。猫的性子里总有份随心所欲的特质的,因此它们凭的是自己而非人类的情绪生活;坦白说狗其实也并非不是如此,只不过它们习惯于讨好人类、将自己的情绪与人类的情绪捆绑在一起而猫不。说到这儿,想起看到过的一则研究报告,大致说的是经过脑部的评定和行为测定得出了狗比较猫聪明的结论。一如既往地觉得无聊可笑,这样的实验充其量也只能说明狗对人类而言更好利用吧,或是说狗与人更相似——一样愚蠢。人类大约也是知道这点的,所以狗被称作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而猫则以一身兼备了神与怪。因为无法彻底了解而无法掌控,从而产生的畏惧之心,将猫推向了神座或地狱。人总是在畏惧未知之物,如远古时期的天地星辰、山川草木,如宗教时期的魔鬼地狱、神明天堂。
学校亦有猫。在这儿六年,从开始的大花、黑子,到后来的小白、咖啡、六子,再到现在的滚滚、糯米、松子、墨团……猫换了一代又一代,不变的是懒懒地躺在墙角或路中间晒着太阳睡大觉,或是不动声色地立着的姿态。总觉得它们已经不太像猫了,似乎是过于习惯阳光下的温暖,而忘记了月光下的灵动了。不过也许这样反而更利于它们吧,想要在人群中生存下去的话。曾在外头见过一只野猫,还是只幼猫,正被一群孩子们逗戏着;很认真地对它说了“无论如何不可以成为人类的玩物”。后来再见到它时它静静地踱到我脚边站了一会儿,就走开了,听附近的孩子说,“这只猫不肯亲近人,谁也不愿给它吃的”。再后来,听说是饿死了。一直不确定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去回忆它。所以或许对学校的这些猫而言,有些什么束缚了本性和自由,反而是好的吧。
猫与月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譬如布巴斯提斯那位猫样的月亮神巴斯特,固然有取其繁衍之阴的意味,但更多的还是为着二者均有的面目不清吧。又如清代周缓斋所言,“猫能拜月成妖,故俗云'猫喜月'。”叶芝诗《猫与月》里说及的“当两个近亲相逢时,有什么比相邀共舞更好”(虽是断章取义),也还真是失礼。猫与月的关系应是肃穆的,是如夜一般的沉寂的,是神性的——或说是充满了不可言说的神秘意味的。
仍能给人以这种庄严感觉的猫,学校里已经没有了。四五年前我还曾见过一只。那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偶然看见那只白猫在学校那排平房的屋顶凝望些夕阳,似乎感觉到了我的视线,它回过头来盯了我几秒,目光冷淡疏离,余光笼在它身后。我摇着同伴让她抬头看它,只是一瞬它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同伴笑着打趣说:“你是见鬼了吧?”
……现今想来,它或许,果真不是世间之物吧?
想起在数千年前的古埃及,那以猫的形态出现的女神伊希斯,想起那些崇拜猫的氏族,试图在脑海中重现那隔了漫长时光的祭典,翎羽为饰,且誓且歌且咒……中国自然也有祭猫之说,但那是“腊日迎猫以食田鼠,谓迎猫之神而祭之”(《礼记》)的实用“神明”,并不存在神圣和崇拜的意味。猫是作为神明存在的,又或许正因为这样,它才成为了基督教中危险、魔鬼的暗喻吧。基督教的画中往往有猫,或是作为魔鬼的象征出现,如圣母报喜节、最后的晚餐;或是作为危险的隐喻出现在诸如圣母与圣婴的画中。十四世纪的圣殿骑士亦是因被指控敬拜黑猫班弗梅而受血腥镇压的。既为神明,又为魔鬼……同时身为矛盾的两个极端,或许便是猫如此令人喜爱的原因吧。
并不很了解猫,或者说对猫的了解多是来源于文学作品中。然而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却不喜欢。总觉得这本以猫的视角来写社会陋状的书过于自以为是了,若是让猫读了,它们大约也会嘲笑人类的狂妄无用吧?倒喜欢《猫苑》里收录的几个小段子,如:
“某公子为笔贴式样,爱猫,常畜十余只。一日,夫人呼婢不应,忽窗外有代唤者,声甚异。公子出视,寂无人,惟一狸奴踞窗上,回视公子,有笑容。骇告众人同视,戏问:'适间唤人者,其汝耶?'猫曰:“'然。'”众乃大哗,以为不祥,谋弃之。”(《夜谭随录》)
“平阳县灵鹫寺僧妙智,畜一猫,每遇讲经,辄于座下伏听。一日,猫死。僧为瘗之,忽生莲花。众发之,花自猫口中出。”(《瓯江逸志》)
而有名的金华猫在其中亦有记载:
“金华猫,畜之三年后,每于中宵,蹲踞屋上,伸口对月,吸其精华,久而成怪,每出魅人,逢妇女则变美男,逢男则变美女。每至人家,先溺于水中,人饮之,则莫见其形。凡遇怪来,宿夜以青衣覆被上,迟明视之,若有毛,则潜约猎徒,牵数犬,至家捕猫,炙其肉以食病者,自愈;若男病而获雄,女并而获雌,则不治矣。府庠张光文有女,年十八,为怪所侵,发尽落,后捕雄猫治之,疾始瘳。”(《坚瓠集》)
金华猫为人所熟知是为其成怪之故。猫怪在中日两国的记载中并不鲜见,这大约是由其神秘的特性所决定的吧。但凡为猫,无论是驯养与否,总不像狗一样全心全意讨好人类,而是相反的由人类讨好它们。猫的性子里总有份随心所欲的特质的,因此它们凭的是自己而非人类的情绪生活;坦白说狗其实也并非不是如此,只不过它们习惯于讨好人类、将自己的情绪与人类的情绪捆绑在一起而猫不。说到这儿,想起看到过的一则研究报告,大致说的是经过脑部的评定和行为测定得出了狗比较猫聪明的结论。一如既往地觉得无聊可笑,这样的实验充其量也只能说明狗对人类而言更好利用吧,或是说狗与人更相似——一样愚蠢。人类大约也是知道这点的,所以狗被称作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而猫则以一身兼备了神与怪。因为无法彻底了解而无法掌控,从而产生的畏惧之心,将猫推向了神座或地狱。人总是在畏惧未知之物,如远古时期的天地星辰、山川草木,如宗教时期的魔鬼地狱、神明天堂。
学校亦有猫。在这儿六年,从开始的大花、黑子,到后来的小白、咖啡、六子,再到现在的滚滚、糯米、松子、墨团……猫换了一代又一代,不变的是懒懒地躺在墙角或路中间晒着太阳睡大觉,或是不动声色地立着的姿态。总觉得它们已经不太像猫了,似乎是过于习惯阳光下的温暖,而忘记了月光下的灵动了。不过也许这样反而更利于它们吧,想要在人群中生存下去的话。曾在外头见过一只野猫,还是只幼猫,正被一群孩子们逗戏着;很认真地对它说了“无论如何不可以成为人类的玩物”。后来再见到它时它静静地踱到我脚边站了一会儿,就走开了,听附近的孩子说,“这只猫不肯亲近人,谁也不愿给它吃的”。再后来,听说是饿死了。一直不确定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去回忆它。所以或许对学校的这些猫而言,有些什么束缚了本性和自由,反而是好的吧。
猫与月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譬如布巴斯提斯那位猫样的月亮神巴斯特,固然有取其繁衍之阴的意味,但更多的还是为着二者均有的面目不清吧。又如清代周缓斋所言,“猫能拜月成妖,故俗云'猫喜月'。”叶芝诗《猫与月》里说及的“当两个近亲相逢时,有什么比相邀共舞更好”(虽是断章取义),也还真是失礼。猫与月的关系应是肃穆的,是如夜一般的沉寂的,是神性的——或说是充满了不可言说的神秘意味的。
仍能给人以这种庄严感觉的猫,学校里已经没有了。四五年前我还曾见过一只。那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偶然看见那只白猫在学校那排平房的屋顶凝望些夕阳,似乎感觉到了我的视线,它回过头来盯了我几秒,目光冷淡疏离,余光笼在它身后。我摇着同伴让她抬头看它,只是一瞬它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同伴笑着打趣说:“你是见鬼了吧?”
……现今想来,它或许,果真不是世间之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