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got password?
Nycteris
Nycteris

关于部门

       学术部。一开始,完全就没有想过会是这样的结果。一开始没有想过能通过面试,最后没有想过会在培训期过后被刷掉。
       原本是抱着“以此为尝试去摆脱逃离从前的自己”的心态去院学生会面试了外联部,顺带去的学术部,外联部几乎是当场就被否掉了。一面想着算了只是有些对不起那些期待的师兄师姐,一面却收到了学术部的短信。
       一瞬间有些惊讶也不知所措,转头跟宿舍的妹子说了句“欸?我好像进了学术部哎”,就关掉了短信。然后我想,“既然进了,就好好地做事吧,也许真能成为完全不同的人”。
       第一次见面会,其实并没记住多少人,却让我决定了去喜欢这个部门。喜欢这个部门的什么呢?中药学的熟人?其它专业的有趣的同学?可爱的温柔的认真的师姐?看似正常其实有些二的师兄?我并不知道。
       第一次培训,恰好与编辑部的第二次面试冲突了,匆匆忙忙地在编辑部面试到一半就请假赶下楼去参加培训。那时在想,既然已经决定在这边好好做事了,就当是放弃编辑部那边了吧。
       第一次去宣传,有一个大四的班跑了三次也没能宣传到,只把学委叫出来说了声。当时满心就觉得好抱歉好不安,觉得自己能力过于不足,担心着自己会不会误了事。
       第一次写策划,从网上下载了十多份各式各样的策划书,从内容到格式,花了很久的时间去整合、去思考该怎么写,去请教勤工的同学,听说他们一份策划要四十多页的时候,不放心地把自己十页左右的策划发了出去,犹豫着会不会让人觉得很不用心。
       ……
       这样慢慢习惯、也喜欢上了这个部门。
       没想过会被刷掉。
       坦白说,收到短信的那一瞬,怔了一下,然后开始想,为什么。有一瞬会觉得很无力吧,明明已经那么努力了,却还是做不到。那一瞬间,在想,我果然是个只能被放弃的无能的废物,一开始是这样,现在依然是这样,永远都逃离不了那个不堪的自己。
       后面碰到贻龙,我说我没进,他说为什么。那一天就一直在听到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都要问为什么。我也想知道为什么,却没人肯告诉我。为什么还要问为什么…………明明不开心,却要依然笑着说“谁知道呢”“没关系啦”,却要依然礼貌地说“谢谢。喵”。那时听说素远因此哭了,竟然有一丝的羡慕——羡慕她能如此自在,想哭就哭。自己连哭都无能为力,只能像是失常了一样,没完没了地问着自己——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永远都是废物。
       我问南南说“我是不是很没用”,我说我不明白为什么,南南说,世界有时是这样的。盯着屏幕上的字就一阵难受,掐着手心不让自己哭,决不允许自己如此软弱。
       再之后,就开始迅速冷淡下来。
       才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对那个部门投入多少爱,只是身处其中给自己的暗示罢了。我只是在做事,在完成自己该做的事,只是在履行自己的义务。甚至,去笑,去担忧,去尽每一分力——也不过是自己想把该做的事做到极致,只是一种尽责任的表达罢了。而这样,大约是远远不够的吧。学生会的代名词是“博爱”,而身为利己主义者的我,爱的只会是我自己。像水仙。
       对自己失望,对小敏子的进入则是不解。一直在想,为什么师兄师姐们会选择了看似不起眼的小敏子。慢慢的,才发现很多事我做不到,小敏子却能。
       ——我做不到事事顺从,做不到为了部门去放弃很多我坚守的原则;
       ——我做不到为了部门里师兄师姐的一句话就去做某件事,甚至为此会与身边的人闹翻;
       ——我做不到适可而止,将事情做到合适的度上,而非过分苛求;
       ——我做不到沉默不言,即使是玩笑也要一边抱怨才能一边努力做好事情;
       ——我做不到那样去爱一个部门……
       ……有太多的事我做不到。一笑。
       随意吧。既然都已经没有关系了,那就顺其自然好了。学术部或许是一个欢乐的集合吧,只能说谢谢你们给了我一段温暖的回忆,只可惜我不够好,所以我们无缘。

       编辑部。现在的家。
       坦白说编辑部这边其实一直让我很困惑。一直很好奇,自己为什么会被留下来……明明不够用心。原本只是想着在那一个月学点东西,也没怎么去认真对待。培训会听,任务会做,却也仅限于此,远不如学术部用心。一直以为这样的自己是不可能进了的,何况刚刚被学术部否掉,结果却被选择留了下来。应该说,有负罪感,会因此觉得不安。
       依然想着进了就认真做,却莫名地少了一分热情,只是平淡地去把事情做到自己的极致,再不说什么。也许是害怕吧,害怕又像在学术部一样,认真了却被放弃。好在编辑部是个足够安宁的地方……以及有一群同样可爱温暖的人。
       大约是培训期心不在此,对于编辑部中的人,总有种不知如何对待是好的困惑。似乎与学术部中的不同,或许是学术部让我过于困惑了,我甚至总在想着,是不是该淡淡的就好,用心了反而会被放弃。总是在不安,知道该去爱这个家,却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态度。
       有一次师姐说起“好像都没怎么看你跟别人玩”,忽然就有点恍惚,有点苦涩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会想起素霞。想起第一次见面会的那个晚上,我们从二商一起慢慢走回宿舍,一路上素霞就在说着,编辑部对她而言是多么重要的一个存在,为此她甚至放弃了好几个其它的部门。夜晚的风慢慢地吹着,听她在不停地说着,就恍惚有种奇异的感觉,说不清是感动还是遥远。那时并没有考虑过会进编辑部,所以也只是记得她那种认真的神情罢了。
       ……也会想起小敏子。想起当初一起忙着在两边培训的时光。那时的小敏子还完全不是现在的样子——安安静静的,极为羞涩,连让人帮忙都要纠结半天在那儿一个人觉得不好意思。习惯了那样两个人偶尔说说笑。现在的小敏子大约是更正常了,却也莫名地感觉到了陌生,像是忽然间发现了许多不知道的秘密。
       关于编辑部的记忆似乎总源自于一些细节的感动,没有学术部那么欢乐,却更温馨。
       第一次采访,和泽杰师兄约的时间是当天晚上,四个人匆匆忙忙地准备了问题,晚上急匆匆地赶回学校采访。一路边走边聊着,轻松的气氛中竟不知不觉地就录了三十多分钟,以至于后来纠结的竟然不是写采访稿而是把录音打到电脑上;
       第一次正式部员见面会,一群人叉子勺子一起上,几秒钟就瓜分了一个大蛋糕,甚至没等技术部的师兄过来拍照留念……开始感觉原来这个部门并不像培训时所感觉的那样严肃,原来其中的人也会犯二,也会傻得很可爱;
       第一次全台大会,看着回顾的视频忽然就被感动,想起一个月前路过二饭看到节目部的师兄师姐们在做节目时的那一份温暖的感觉,想起在那张招新报名表上自己写下的“广播台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想起素霞很认真地跟我说过“我是真的真的想进编辑部的”……忽然就爱极了这种温馨的感觉;
       第一次校对第一次排版,虽然仍是非常不足,有着各种各样细细碎碎的问题,但看着师姐说的“不错”,忽然就觉得好开心……
       现在想来,学术部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群欢聚在一起的朋友,编辑部却是个温暖安宁的一个小家。
       渐渐习惯了这样一个温暖的家,习惯了每周一次的例会,习惯了愉快地去做编辑部的每一件事……习惯了身边有这么一群看似文艺实则很二的人。
       渐渐开始会和部里的人说笑打闹,聊起各种各样无关部门任务的琐事,从专业到生活;渐渐开始会愉快地和宿舍的人说起部门里的趣事,然后一起笑个没完;渐渐开始会庆幸当初进的是编辑部而非学术部,这样视线才不会被拘束在学院之中,而是延伸到全校甚至更广大的范围……
       能在这个温暖的家,是多幸福的一件事。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