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經濟陷入二次衰退對全球經濟的潛在影響[link url="http://chinese.wsj.com/big5/20110826/BUSc-003926.asp"]
-
穆迪下調日本國債評級。
-
港傳媒高層籲特首捍衛新聞自由。
-
菅直人下台自認施政有成。
-
後卡扎菲時代一時難見油價大跌。
-
這世界上真有外星人的存在,不如抓幾隻地球上的萌系御宅族,解剖他們腦袋瓜,仔細研究御宅族的腦子構成和普通人的腦子,兩者相比究竟是哪裡出錯了?
-
日本近年的新動畫越來越單一地賣萌了,真可悲。
-
博士文憑不抵工作經驗 人才市場怪現象探悉
四年本科、三年碩士、三年博士,在杭州一所高校連讀十年"寒窗"的趙雅雯終於等來了要把自己"嫁"出去的時候。然而,博士學位證書帶來的喜悅體驗時間並不長。"總之是高不成、低不就,擇業的處境有點尷尬。"小趙紅著臉說。最近,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的多場"高級人才招聘會"上,"博士文憑不抵工作經驗"的現象屢屢可見。記者在招聘現場發現,除了一些大專院校的教師崗位要求碩士或博士文憑外,更多進場的用人單位對"高級人才"的理解與需求完全出乎人們意料,大多數崗位要求的僅僅是"大專以上學歷,3年以上工作經驗",這樣的標準讓那些剛剛走出十年"寒窗"的學子們大跌眼鏡。 ■行行都能出狀元,只要是行業內真正優秀、尖端的人才,能為企業、為社會創造豐厚的效益,就是高級人才。如果一個博士不能帶來經濟效益,那麼就很難說他是高級人才。用人單位的務實並不排斥文憑,但市場檢驗人才的時代已然來臨。對企業而言,要用市場機制的"賽馬"形式來選人才。高學歷不是高素質,不是高知識,更不是高能力。企業的最根本利益是追求利潤,從這個角度來說,誰能為企業帶來更高的利潤,誰就是企業的人才。通俗的講,有用即是人才,高學歷既不是人才的充分條件,也不是人才的必要條件。企業要的是能動手解決問題的員工,高學歷並不能在這方面提供充分的證明。 ■高學歷不等於高水平及能力,這早已為無數事實所證明。誠然人們必需不斷地提高受教育的水平,具有更多具有真材實學的博士,碩士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但是一種把學歷僅僅當作一種"包裝"或錄用人材的"標籤"那就錯了!而現在在社會生活和工作中恰恰就"流行"此等怪事!所以全社會都應重視改變這種不合理的現狀;教育部門尤其要注意在培養高級人材時理論水平及實際能力的綜合訓練;知識與創造能力的實際評估。"學術帽子"不要"廉價"處理,以免後患無窮!人才最重要的是什麼?是頭腦,是想法,是學習能力。高學歷並不能提供創新的想法,但是知識的廣泛累積是創新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我相信高學歷者的學習能力是有優勢的,特別是在專業研究領域。現在崇尚「經驗談」,實際是對創新的扼殺,對人才的壓抑。 ■博士文憑不等於能力,不抵工作經驗是正常的。什麼叫經驗,經驗是知識的總結。這太正常了,博士又怎樣?博士只表明多學了一點東西,你不是萬能的。對於一個單位來說,更需要的是有工作經驗人,而不是有純理論和知識的人。站在私人企業僱主角度,看重的是能力和經驗,因為私人企業一般規模比較小,僱主自然希望招進來的員工一來就能為他創造價值,不能容忍高學歷者幾個月甚至是幾年的適應期和學習過程,這時候,經驗是比文憑重要的。而外資企業和其他事業單位,招聘的門檻主要在於學歷,因為他們著眼與高學歷者的高學歷能夠轉換成高產出,他們有經濟實力能夠負擔培訓的成本。 ■用人單位大多要求有工作經驗,可是畢業生剛剛從校園走出來,在校時間用來完成學校的學習計劃,哪來的工作經驗啊,而平時假期實踐,都不被承認是工作經驗,這不是明說不要應屆畢業生嗎?性別年齡諸多限制,身高長相也被納入評分,反正現在找人單位站在主動位置,哪管就業者心急啊。 -
北京人「三仇」同上海人「三愁」
北京人「三仇」:仇富,仇腐,仇滬 上海人「三愁」:愁外,愁窮,愁普通話 任曉雯的「傳說」大概能代表一部分上海人對北京的想像,不大可能是北京人自己總結的。因為北京人現在更多關心的是美國人,不太關心北京以外的事,也不太關心上海人對自己的看法,而這個「三仇」說明上海人關心北京人對自己的看法。顯然是一種誤讀,仇富恐怕不僅是北京人的心態,仇腐更是全國人民的心態,上海人民也會仇恨腐敗。說北京人仇腐,恐怕是調侃北京政治意識強,腐敗是人民的公敵,腐敗不除,國無寧日。至於仇滬,我大吃一驚,北京人怎會敵視上海人呢?至少現在沒有。仇滬的情緒歷史上是有的,是在1976年之前的一段時間,「文革」期間上海的經濟比其他地方好,物資供應比其他地方充足,甚至被「四人幫」批為物質刺激的獎金,上海的很多工人也能悄悄拿到。全國人民對上海的特權地位都有微詞。所以,仇滬其實是羨慕的極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後期,仇滬演變成了善意的「嘲滬」,春晚那些小品裡說滬語的男性一般都與小氣有關,而現在滬語或滬味的普通話也在春晚小品中消失了,說明上海的形象在提升。 近來幾次去上海以及和上海朋友接觸,發現他們有「三愁」,一愁外(外地人、外國人),二愁窮,三愁普通話。這「三愁」說明上海的發展進步已經非常神速,讓市民有危機感。 愁外說明上海已經是國際化大都市,是高密度的移民城市。凡移民多的地方,經濟必然發達。以前外地人被上海人稱為「鄉下人」,但現在整個上海遍地是「鄉下人」,而這些外地人有不少是投資者,不是那些窮得掉渣、土得掉渣的劉姥姥。至於老外嘛,財大氣粗的外國投資者更是佔領了上海的好地方和好姑娘,讓本地人很不爽。 愁窮,則是憂患意識的標誌。愁窮和仇富是一回事,但愁窮比仇富更像上海人,上海人仇富的心理不如外地人強烈,但愛富的心理要更強烈。因為愛富,所以常常愁窮。而安於窮困的人則容易仇富。仇富者希望別人和自己一樣窮,愁窮者則希冀自己和富人一樣有錢。上海的富人那麼多,上海的民眾時時愁窮,正是為了發奮追趕。 愁普通話則是文化保護意識強烈的表示,愁普通話不是拒絕普通話,而是擔心上海話消亡。上海人的「非遺」保護意識極強。幾年前,上海就有這樣的段子:浦江兩岸說英語,上海城區說普通話,上海郊區說滬語。上海人引以為自豪的上海話居然淪落為郊區的官方語言,實在讓人心疼。因為大量外地人和外國人的進入,擠壓了上海話的生存空間。乃至有些有識之士呼籲保護上海話,百度貼吧裡有這樣的話:「年輕人口中上海話已經變味,很多孩子不願說它,這是本地人應該反思的,是教育值得關注的,更是相關部門應該加緊行動起來的。上海話是吳越文化的融合體,是江南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西洋文明進入中國的一種見證。一種語言的消失就是一座盧浮宮的消失,也就是這個道理。」上海話已經和盧浮宮畫上了等號,上海人對以北方方言為主導的普通話存有某種戒心也是正常的。 「愁」和「仇」同音,但出發點不一樣,思考問題的方式也不一樣,效果也不一樣。需要再次提出的是,據我在北京的十年經驗,說北京人仇滬是誤讀,恰恰相反,愛滬的北京人不在少數,不少北京姑娘就希望找到精明能幹、會掙錢又會做飯的上海男人,而很多的北京男人則鍾愛嗲聲嗲氣、美麗聰明、溫柔智慧的上海女孩。 文章摘自《潛京十年手記》 -
一個我尊敬的人走了,悼梁從誡
2010年10月28日,「自然之友」創始人,曾任全國政協常委的梁從誡先生,因內臟器官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 梁從誡的父母是梁思成、林徽因。1932年8月,梁從誡出生。在《美麗與哀愁:一個真實的林徽因》一書中,有張照片銘刻於我腦海:母親林徽因抱著襁褓中的兒子,旁邊依偎著大兩歲的女兒梁再冰,美麗的媽媽深情融融地看著兒子……這張圖片的說明是:做了兩個孩子母親的林徽因,在美麗之外,又增添了母性特有的風韻與魅力。 那是林徽因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之一。1934年,在梁從誡兩歲的可愛時節,林徽因滿懷母愛的喜悅,寫下了著名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是「一句愛的讚頌」,這是最美的愛的詩篇,當然這是面對嬰兒的深情的母愛。因為一部描述著名詩人徐志摩與三位女性(原配張幼儀,心儀對像林徽因,以及最後的伴侶陸小曼)愛情故事的電視劇,巧用了《人間四月天》的劇名,害得許多人以為林徽因的這首名詩是寫給徐志摩的「情詩」。彼時,距離徐志摩飛機失事而逝已有三年,作為好友的林徽因,散文名篇《悼志摩》才是獻給徐志摩的。 家學淵源,薪火相傳。「一代才女」林徽因1904年6月出生在杭州陸官巷林宅,5歲時遷居蔡官巷。林徽因在杭州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時光,8歲時隨家遷往上海,12歲時遷往北京。祖籍福州的林徽因,稱自己為半個杭州人。2007年,林徽因紀念碑在杭州花港公園落成,人物像和記述文字全部鏤空,新穎別緻。那時我和妻子女兒特意一起騎自行車去看紀念碑,與「林徽因」合影。我們全家都愛林徽因。看著林徽因的照片,我總會感歎:人怎麼會長得那麼美的。 林徽因父親林長民,去京城是到北洋政府任職,因此與梁思成父親梁啟超成了同事,更成了好友。作為中國啟蒙思想家的梁啟超,有著政治與學術的雙重成就,無與倫比。梁任公啟超,廣東新會人。兩個南方的傑出家族,相聚在古老的京城,從而成就了梁思成林徽因的婚姻,「一千年修得共枕眠」,於是有了他們的女兒、兒子。 女兒梁再冰,是為了紀念「飲冰室主人」梁啟超而取名的;兒子梁從誡的名字,則是為了向我國宋代建築大師、《營造法式》編纂者李誡致敬。梁思成、林徽因這兩位傑出的建築學家,在中國的建築學、建築史研究上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但他們沒有讓兒子梁從誡「子承父業」;作為歷史學者的梁從誡,終以環保主義者名世,他對中國的環保事業同樣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梁從誡先生做過教育、文化、翻譯、出版等工作,而非專業的環境工作者。他1994年創立了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被稱為「自然之子」。他先後獲得過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和香港地球之友頒發的「地球獎」、國家林業局頒發的「大熊貓獎」等等諸多環保獎項。公眾所熟悉所尊敬的,正是他的環保事業、他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的環保行動。 梁先生的名片很獨特:用的不是考究精美的硬紙片,而是一面已經打印過的廢紙。這也是「自然之友」不少志願者的做法。梁先生從來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而是不管走到哪裡都自帶筷子——當然,發明一次性筷子的日本人更聰明,他們整個國家不砍一棵樹來製作一次性筷子,而統統從中國進口。梁先生堅持用自行車當交通工具 ——大約只有他是騎著自行車去參加全國兩會的。筆者本人也努力向梁先生學習,堅持騎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而沒有購買小車。我對很多「主義」比較感冒,但我是環保主義的堅定支持者,雖然我不敢說自己就是環保主義者。我曾在《自然之友通訊》上發表過有關環保的文章,該雜誌就是用再生紙印製的,很質樸,很綠色。 「自然之友」的宗旨是「真心實意、身體力行、不唱綠色高調」。梁從誡說:「我們不求波瀾壯闊,但的確需要水滴石穿的耐心。」是的,環保不只是一種紙面上的理念、口頭上的態度,而是一種隱藏在無數細節當中的生活方式,更是對腳下這片土地的深沉之愛。 作為非政府組織的「自然之友」成立之後,梁從誡帶領成員們開展了一系列行動:保護川西洪雅天然林,保護滇西北原始森林和生活在其中的滇金絲猴,在可可西裡地區開展反盜獵行動……他們還提出了諸多意見建議,比如建議首鋼部分遷出北京,建議停止組織攀登梅裡雪山,建議設立長江源專項保護基金,建議制止北京周口店地區水泥污染等等。環保事業要贏得盡可能多的人支持。1998年10月,梁從誡通過英國駐華大使館,給英國首相布萊爾寫信,請求他設法制止英國的藏羚絨非法貿易,以支持中國反盜獵藏羚羊行動。布萊爾當天就給他寫了回信,後來訪華時還專門會見了他。 1998年克林頓訪華期間,到訪桂林,他特意安排與梁從誡等民間環保人士一起討論環境問題。那是在一個新改裝的涼亭裡進行的圓桌會議,梁從誡和廖曉義被安排在克林頓總統兩側,以突出對NGO——非政府組織的重視。梁從誡是第一個發言者,他簡介了「自然之友」,特別提到了現存不足1200只的滇金絲猴。隨後梁先生將奚志農拍攝的、特意製作的滇金絲猴照片作為禮物送給克林頓。克林頓看著照片說:「哦,那是我的表親!」全場大笑,氣氛頓時活躍……這在梁先生的文章中有生動的描述。 傑出的人士就要致力於改良社會,僅僅是「適應社會」那是遠遠不夠的。梁從誡反對在怒江上建壩,有人就罵他是「極端環保主義者」。梁從誡說,自己就是要向「極端發展主義」宣戰。「極端發展主義」肯定不是科學發展,以環境破壞為代價的「極端發展」,實質是一種巨大的倒退。 環保是廣義的普世價值。作為「環境使者」,梁從誡並不是狹隘環保主義者。那些以「極端環保主義」之名來反對環境保護的人,通常就是反對普世價值的人。如今,自以為是「半個人」的很多。1947年,梁思成在清華作過一個演講,叫做《半個人世界》,意為教育不全面,培養了許多的「半個人」——只有一方面的知識,而缺乏其他方面的修養。 我們所說的「保護環境」是廣義的,既包括自然環境,也包括人文環境。從現實看,人文文物類的保護更難。古代建築遺存,是其中最可寶貴的。梁從誡的父母梁思成、林徽因,作為建築學家,就是保護建築遺存、就是保護人文環境傑出人士。北京和平解放前夕,是梁思成為解放軍畫出了詳盡的文物保護圖。老北京沒有毀在戰火中,但逐漸湮沒在建設的硝煙裡……到了2009年之夏,京城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得面目全非。這是北總布胡同老門牌3號,地處北京舊城整體保護範圍之內,曾是聞名京城的「太太客廳」,梁從誡就出生在這裡。一房地產公司取得了這裡的「房屋拆遷許可證」,於是開始轟隆隆的大拆大建。在媒體強烈呼籲之下,拆遷才告暫停。馬櫻花樹仍在,但斯人已去;斯人英名尚在,但故居已飄搖欲墜。這就是環保中國的現實。 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甚至整個地球,環境的容量是有限的。這幾十年來,我國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遺存損毀,觸目驚心、慘不忍睹、不堪回首。「有人說我們是世界工廠,我看我們是世界廚房!用我們的優質原材料做好飯菜,端上國際大餐桌,給自己剩下的只是一些爛骨頭,還有煙熏火燎的污染,不僅如此,還要把別人家廚房裡的泔水端過來……」梁從誡曾很心痛地這樣說。環境中國,早已失去了「橫琴抱鶴,枕石看雲」的浪漫意境。我們已經到了極其嚴峻的環境臨界點。 環境問題,本質上是人的問題,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中國人口太多,消耗的資源太多,也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梁從誡有個環保核心觀念:「我們國家最大的問題是人口太多,資源太少;擁有的任何資源用13億一除,就變得微不足道,而一個人只要喝一瓶水,加起來就是13億瓶水。」一個環保主義者,肯定是不贊成放開肚皮生孩子的。他滿心憂患地說:「要是哪一天,環境問題『爆炸』、人口問題『爆炸』,你們怎麼辦呢?」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梁先生說,與自然為友,是一種現代公民意識。但現實很令人遺憾,這種公民意識、現代意識遠未在廣大公眾的心中扎根。環保變成了可有可無的「奢侈品」。不用環保,也成了諸多企業節省成本的「第一選擇」。梁從誡先生很遺憾地提到:有一次他到一個很大的單位去演講,最後只來了五個人。「五個人我也照講不誤,因為你們能聽進去一點,一顆小小的綠色種子在你們心裡將來能夠發芽開花,那也給我們的環境帶來一片綠蔭。」 梁從誡先生逝世後,環保人士汪永晨撰文說,作為民間環保先驅人物的梁從誡先生,也是「失敗英雄」:「我曾親耳聽過梁先生的這句自嘲:我們一家三代都是失敗的英雄;可以說是屢戰屢敗但也都是屢敗屢戰。當時梁先生說,如果說我從祖父和父母身上繼承了點什麼的話,那就是信念:一個人要有社會責任感。」 在今天的城市,你看見越來越多的飛機,哪裡還能看見燕在梁間的呢喃。那美好的意境、意象,都是過去的。「希望」二字消失了,這是一個如何的隱喻?幾乎不是隱喻,而就是現實。你不用看遠處,就看看身邊,如今在你居住的城市裡,還能看到幾條清澈的河流?有多少被污染的城市內河,別說游泳洗衣,就是垂釣都不行了。梁先生曾有一個著名的比喻:當今的人類就像坐在「泰坦尼克號」上,你有一等艙的樂趣,我有二等艙的活法;或許有一天突然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來,拐也拐不了彎,大家只能同歸於盡……面對日益惡化的環境,我們真需要這樣的「杞人憂天」。 徐志摩在追求林徽因時,在給梁啟超的一封回信中寫下了一句著名的話:「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惟一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自我個人的追求,都是可以用「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淡然看待的,可是,一個國家的環保事業,是萬萬不可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言之的。如今的環保能持否?梁從誡先生的未竟事業,需要後繼有人。 -
碎碎念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這個人與人為善。 挑戰我的極限,不寫些出來真的會內傷。 是我老了嗎?台灣的巴哈姆特動漫版追了十年,版上顯示情況越來越低齡弱智。 先不論誇張誇大黃色的廣告量一堆 版上只剩小屋簽滿弄上美少女黃色簽名全台灣的國中生和蘿莉控在洗版賺幣練等級 一年觀察下來發覺討論版的"討論帖"還真是沒幾篇。 2010年這一個年度,台灣宅界使我印象最深還是台灣的世貿爽哥。 首代表台灣的宅男,就是這位了。 [img src="http://catf.me/photos/50149ded495228b924a3d4fa133e4ff2.jpg" width="590" height="443"] 國際之恥笑,台灣之國恥,一群無知的小朋友當成神明偶象般敬佩叫神模拜 現在的年輕人腦子都裝啥鬼價值觀。 -
這是怎麼回事?
-
最近鄰居不知道在搞啥,大半夜唱啥鬼歌
-
專業人才必須具備四種能力:預測力、構想力、議論力、適應矛盾的能力。擁有這四種專業能力,即使面對環境的變化,也能發揮同樣的實力,是充滿變動與未知的世紀中,唯一能依恃的生存能力。想買的一本「專業:你的唯一生存之道」[link url="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26416"],可惜賣完了
-
來燒個香,大家晚上玩high~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