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然后魔法师死去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随手就想以这个开头。
我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写给过去一年的自己和未来一年的信了。起码有八年了吧。
八年,八年前的自己20岁。
最开始的信是写在手机上,记得还是魅族便签,存在了QQ空间,然后有的时候是写在了ipad,更多的是在那个不老歌。
可能有部分遗失了吧。但是并不想去确认,因为真的发现有部分遗失了之后会十分的沮丧吧。
那是部分的自己,被部分的自己丢了。
因为闭上眼睛,是真的可以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的。
但是这一次,就不用给他们写信了。倒不是突然对这种方式厌倦了,而是28岁要写的和27岁要写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依旧是那句:
“可以活下去,也可以不活下去。”
也一样是那一句:憎恶疾病和命运下去吧。
在前几年,预感到自己生活开始走向泥沼的自己,经常会对自己说到魔法师已死。而死去的魔法师本身却是在我本科期间写出来的小说。
那个时候的自己像是要让自己告别什么似地,或者说觉得自己将要告别某些自己不舍的东西一样。
让魔法师死去了。
其实本科期间反而是自己最为闪耀和快乐的时候。照理说完全没有存在那种想法的必要。
但是结果论来看——大概是预知了之后将近十年的自己吧。
本科时候的自己并不是不存在苦难,苦难本身是随着时间缓慢淤积的。但是正如那些喋喋不休的过来人说的那样,年轻时候碰到的问题都是小问题,以后遇到的才是真正的问题,是以前的自己无法想象的。
——但是我不是喋喋不休的过来人,我无法指责过去那个相比现在脆弱的自己。那个时候自己世界那么小,所以那样的苦难也会让自己感觉喘不过气,也会让自己哭泣。
“回到过去的话,想对那个时候自己说什么?”
“对不起,我没能让我过的更好。”
我永远不能,或者说无法,又或者说没有资格指责过去的自己,不管是在哪方面。
而我其实还是想当一个魔法师的。他们永生,无畏,有着数不尽的世界可以去流浪。哪怕世界本身迟早有一天会抹杀所有的魔法,那魔法师也可以轻易地换一个世界,换一片天地。魔法师可以比万物还悠久。
但是我无法成为魔法师。
有些时候会去想,自己会不会是某位失忆了的魔法师,某一天会取回所有的记忆和力量。但这个某天,也许是死后的某天,也许是下次轮回转世。
也许根本不会来到。
也许根本没有。
那么,还是需要回一下信吧。虽然没有必要寄出去了。
“是的,我选择活下去。”
“我相信苦难会增加我生命的重量。”
“然后,某位魔法师设置在我灵魂里的东西会因此因此沉甸甸。”
“在我死去的那一刹那,魔法师会将那东西取出来,当做燃料,让他们那个世界能够继续存在。”
“是的,我虽然不是魔法师,我虽然无法感知到魔法,我虽然不知道这一切是否存在,或者说我自己也不相信。”
“但是我会活下去,充满苦难的活下去,只为了在死的瞬间。”
“让那个充满魔法的,我无法碰触,我无法感知的世界。”
“活下去。”
“让那些魔法师。”
“活下去。”- 图文啊,你都27岁的人了,还没有学会坚强面对现实吗?被人骂不会有妈妈帮你出头,也不会有老师给你主持公道,更不会有什么同桌小同学安慰你,要学会一个人接受别人的批评
在哪儿都不敢写只能写在这儿
1. 写文章的人错了么?
我去看了一下,作者在Ao3上一共9篇文,篇篇惊世骇俗,都是边缘题材。如果作者文笔很好,那么只能证明这就是作者的XP:她只有写边缘题材才能写得爽。换句话说,作者更多的是满足自己的写作欲,CP是谁不重要。
在此基础上,如果预警打的够足,作者没有错。
2. 在微博宣传的人错了么?
原微博已经不可考。如果宣传仅仅介绍了文章内容,并标出了题材,而因为宣传者大粉的身份吸引了很多人去看,那么宣传者没有错。这种宣传仅仅证明了宣传者的XP也是如此,两人一脉相承;至于宣传者是不是大粉,影响恶不恶劣,只能说文章面前众读者平等。
如果宣传者写了“不看不是bx人”,或者”没看过这篇文章不足以谈人生“之类的彩虹屁,而真的有很多人因为这话被煽动去看了,那么更多的是圈子的错。如果一个圈子里的边缘题材的文章非常受宠,可能要考虑一下CP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两人的关系是否平等,两人的人设是否正常,吸引到的读者群是否热爱并追求刺激,等等。边缘题材之所以叫做边缘题材,正是因为它代表的是小众XP;而小众自有其道理,一篇小众XP文受到广泛追捧,正是整个粉群缺乏刺激,觉得一般的奶头乐已经无法娱乐到自己的畸形表现。在这种考虑下,可能整个圈子的发展已经不太健康了。‘
3. 号召举报的大粉错了么?
无疑是错了,从号召举报文章,到号召人肉作者,到号召举报平台,到死不认错,到认错但暗搓搓说我没有错,简直是一错再错,错的十分离谱。
4. 明星本人错了么?
就本次事件来说,明星本人根本无法发声。无论是CP粉写的真人边缘题材,唯粉愤而人肉作者,继而举报同人网站,再到该同人网站被国家屏蔽,无论哪一环都是高度敏感,且不适合正主堂而皇之发声的。都说失语者的宿命是任人解读,但扪心自问,哪怕作为一个普通人,发生这种事情,又应该在哪个合适的时间点介入呢?
现在微博上的另一种声音是,明星纵容粉丝,拿粉丝当帮自己解绑转型的枪使。这就涉及到了两个问题。第一,作为偶像明星,对粉丝的态度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我目前见到的两个极端,一个是粉丝算个屁的鹿晗,一个就是基本对粉丝百依百顺的肖战。宠粉成为一个极难拿捏的尺度;衣食父母,不孝顺着就没饭吃,太孝顺了粉丝就顺杆而上真成你爸妈了。顶流里我没见过几个做得好的,因为这个顶流确实是粉丝给顶上去的,明星无论做什么,说什么,一定会有所顾忌。而更现实的是,一旦粉丝多到一定程度,不管明星的态度是怎么样的,粉群里一定会有号召力极强的傻逼战斗粉。这个道理可以简单地用“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来解释,但本质原因一是流量更迭太快;僧多粥少,没有人永远17岁但永远有人17岁,今年顶流明年二流后年很可能就十八线,而每一位顶流的真实实力都绝无可能长久地撑起自己的流量,简称德不配位;因此必须有一部分每天卡黑撕逼打投控评洗广场的粉丝存在,一方面维持虚假流量,一方面从别的流量手里抢资本,抢关注度,也就是抢钱。粉丝的恐慌感来自于自家哥哥可能真的是红不了多久,多红一分是一分,黑红也是红。而第二点,也是更现实的,就是数据粉和战斗粉是所有粉丝里参与感最强的;通过为明星撕逼,一方面在粉圈里获得话语权(没有长久的爱只有长久的恨),一方面有效地打发了时间,度过没有明星新物料的空窗期,更重要的是,通过撕逼,可以建立和明星之间莫须有的联系感,我为明星流过血,明星的江山有我的一份。正因为如此,如果明星不站出来说“我不喜欢数据粉/别撕了”,那粉圈就不会消停。而难道会有一个顶流明星站出来说这种话?不会的。只有糊逼或者昙花一现的红星会这样。原因就是这群人的战斗力过于惊人,而且是真的很闲,今天帮你撕别人,明天就会回头来咬你一口。而他们撕别人还有可能是道听途说的子虚乌有,而回头咬你的这一口可都是真材实料,肯定一口一块肉。前年红得发紫的朱一龙的著名粉丝铁锤,每天骂人的话连起来可绕地球五圈,甚至还获得过他的经纪人点赞。很讽刺,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第二个问题就是耽改出身的流量是否必须明确表明自己对CP和唯粉的态度?换言之,对舞CP不表态,对唯粉愈演愈烈的过激行为也不表态,是否等于拿粉丝当帮自己解绑转型的枪使?
这是我觉得很无语的一点。耽改出身在2018年前无疑是低人一等的;原因是演耽改红了就意味着你是麦麸出道,而麦麸在中国是一个不能摆上台面的事情。诚然靠营业增加人气的明星大把,但这更像一个人尽皆知的潜规则,可以打擦边球但是不能大张旗鼓地说出来,是不可说不能说的。2018年镇魂横空出世,捧红了当年已经29岁的朱一龙,成为那一年最大的两个流量之一(另一个是不到20岁,第一个中国人捧出来的本土现象级偶像蔡旭坤)。从此人们对耽改流量有了全新的定义:不需要是出道作,不需要是年轻但是没有阅历的帅哥,不再是职业生涯里的耻辱,最重要的,通过自来水、大批量的腐女和适当的宣传就可以爆红。越来越多的人立刻选择了这条路,区别只在于能不能接到大IP。
然而从内心里,我国是一个不接受LGBT,尤其不接受娘炮男性的国度;朱一龙对解绑的迫切甚至是急切需求可见一斑,他也成为了靠粉丝四处撕逼来解绑转型的标杆,为后面大量的耽改剧男主提供了范本。肖战无疑是把这个方式学的更加惟妙惟肖,由于他比朱一龙的成分更为复杂,粉丝里有一部分是15年开始积累的偶像粉,蛰伏期虽然短但是转型更加阵痛,过程更加难熬;加上陈情令比镇魂露骨更多,CP的另一方王一博更是一个已经颇具人气的偶像,两人和镇魂的两位主演演技差了太多,但是营业成分也重了太多,种种事件累加起来,导致肖战解绑转型的需求可能比朱一龙更为迫切。
我认为肖战无疑是通过纵容粉丝,利用粉丝在进行转型。这其实无可厚非;他本人比较适合的是纯爱BG,如果不通过这种手段转型,那么很有可能接不多这个风格的片子。当然,理念是合理的,控制力和公关可都没跟上。如果仅仅是团队配合粉丝,多进行一些女友风的宣传,那么还是可以做到相对平滑的转型;但很有可能是因为朱一龙开了一个坏头,肖战和他的团队看到了短平快解绑的可能性,因此大刀阔斧地指挥粉丝和CP粉、对家粉撕逼。而另一方面,前面分析过,博君一笑的CP粉绝对不是吃素的,他们热爱刺激,对占有欲的渴望一点没比唯粉差,换句话说就是也是战斗粉;王一博的粉丝就更别提了,那可是韩国出身的正统偶像,粉丝战斗力差早就糊了;因此三边的撕逼和当年的镇魂对抗温顺的白宇粉丝以及爬墙飞快的镇魂女鬼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当年再怎么撕Lofter可都还是完好无损的。
而另一方面,耽改主演是否需要表明自己对能接受的舞CP的尺度?我认为没有必要。BG主演从来都不会把手伸到同人区,一方面是因为同人比较糊,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同人创作是自由的。同人之所以叫同人,就是因为仅仅化用了原作的两个人设,自己创作出新的一方天地。作者有自己天马行空的权利,读者也有觉得太雷不看的权利。但无论如何,只要作者没有冲到正主眼皮子底下为他深情朗诵并询问其感想,正主都是有权力保持沉默的。耽改确实仍然是一个敏感话题,但不应该因此对演员双标。说到底,在中国耽改只是一种工作;或许在欧美圈有人借由耽改出柜,但在我国这种事情绝无可能。而一名正常完成工作的打工仔,是没有必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价的。后续的种种发散,他更是无从控制,难道怪自己营业营的太卖力?
我对肖战的感情很中立,他参加燃烧吧少年的时候我看得出他很想红,很努力,能力也相对比较全面,也为他感动过。他红了,爆红,也没有改过团的名字,让很多人知道了他背后的那个实力很强运气很差的团,我也感激他,也恭喜他终于如愿以偿地红了。他红了就不参与团和公司的活动了,也不太发团魂的东西了,我也理解他。昨天因为这个事情,很多人说他在团的时候就对其他的孩子不好,我也没当回事儿,因为我才是那个看了比赛,团综,综艺和演唱会的人,他是什么样的人不是几篇料,几个动图就能概括的了。每个人都有两面性,我曾经喜爱他阳光的那一面,我也明白他有阴暗的一面,如今他对我来说依然是曾经的团员,就算已经走上了不同的路,曾经的他不会变,现在的他我也不会喜欢。
这个事情上,我同情他,因为事件在后期确实是失控了,他已经不可能挽回任何,他或许纵容了粉丝,但这不是他应得的结局;我为他难过,因为他是我见过除了朱一龙以外最想红的人,努力了那么久,抓住了一个又一个救命稻草,结果结局却变成这样。我也理解这样的事情或许就是会发生,当一个人从耽改爆火,宠粉到几乎纵容,又试图在短期快速断尾的时候,就容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不年轻了;他是凭着非常好看的外形,清爽的邻家哥哥人设和天生的表演感火的,经此一役第二个肯定没了,第一个和第三个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变淡,不知道还能不能站起来。
去年跨年的时候,我看的东方卫视的晚会,他因为很火,给了敲钟前的快半个小时时间,把我当时喜欢的俩人的节目挤到了凌晨一点。那时候我就想,火了真好,有bargain power,有话语权,有自己做决定的权力。现在看来,也许一切也已经暗中标好了价格。
5. 愤怒的网友抵制肖战的代言,为他过往的作品打一星做错了么?
这其中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粉丝行为是否需要偶像买单?我认为需要,但要分情况。如果仅仅就事论事,那么该事件基本与明星完全无关。明星不可能出面,发声明更是无稽之谈。如果说是因为肖战宠粉,放纵粉丝,导致这一结果,那他确实有责任。但是这个行为是不是必然导致这样的结果,我认为不是。这个结果是多方面的原因累加导致的悲剧,其中牵扯到疫情中小学放假(粉丝太闲),防火墙机制(提供了举报的可能),博君一笑和肖战唯粉的组成人数过于庞大,耽改爆火的大环境让很多人肆无忌惮,近年来对原耽作品的打压和对作者的抓捕,等等等等因素。肖战对粉丝的态度确实是其中的一环,但绝非决定性的一环。
另一方面,愤怒的网友们确实是没法朝其他的任何一环开炮。唯一能找到的源头,只有肖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并非是迁怒,而是无计可施的妥协。
第二,网友的反击是否正确?经济制裁,也就是不买代言,我认为没啥问题。首先,这种省钱只需要打嘴炮的制裁,肯定参与的人会比较多,效果比较好;其次,经济制裁对金主来说确实只是个警示作用,也不会太影响对方的利益,那对明星来说也是警醒大于重创;第三,这部分亏损会由粉丝补齐,从某个角度来说很有可能能筛掉一部分没有经济实力的粉丝,而这部分人通常是最闲的。因此,这算是一种比较合理、温和且精准打击的反击。
另一方面,作品打低分,可以理解其中的愤怒心情,但是显然不太妥当。我是x玖的粉丝,看到团专之前无人问津现在突然一堆一星,也是感觉一头雾水。如果非要发泄愤怒,建议专注陈情令,毕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而且老实说也真的配不上现在的分数。而给陈情令低分,也顺带责备了博君一笑的粉丝,可谓是一石二鸟。连坐算得上是民族劣根性的体现,受到牵连的无辜他人和本次被大规模迫击炮打击的肖战粉丝不同,对粉丝个人而言流量没有用,但是这些被打低分的连坐明星可都是要吃饭的。很多作品都是他们唯一的代表作,这种做法的伤害性显然有点杀敌一百,损人一千。
最后我还想说一件事,关于肖战的微博前缀。在他最火的时候,团粉称赞他不忘初心,不改名字,让x玖的大名每天在微博红人榜上飘;在他最落魄的现在,很多团粉吵着让他赶紧改名字不要祸害x玖,放过其他领域发展的各位弟弟。我觉得这无疑是本次事件里我觉得最可悲的一点;他不改名可能有很多原因,合同要求也好,不忘初心也罢,或者只是最简单的,去年的改名份额用完了。但是无论如何,不管他带不带名字,不管他是不是已经退团了,他是x玖的一员是事实;这是属于他和其他8个人的过往,他有权不再提起,团粉有权选择性忘记,但是历史是无从更改的,那只是一段过去,对我而言那是很美好的,一起向前走一起努力奋斗的一段过去,对他和其他粉丝而言那是很痛苦的,”苟活“的一段过去,但是无论如何,过去已经过去了,现在的x玖对他,对所有人,都只是趴在他微博名字前缀的几个苍白的字眼罢了,就让它静静地呆在那里吧,他和他们和我们生命中微不足道的那三年。A share radio birth
一台共享收音机的诞生
很长久以来,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电视接收用户。究竟是什么使我走上卫星接收,又接收134ku 卫星上的电台呢?
记得11岁的时候,镇里建立有线电视网,有香港台收看。其实此前已经有人在5楼顶使用鱼骨天线接收香港台然后连接到附近的居民区。那个时候,使用黑白电视机就可以收到有线电视网的信号,也就是可以免费看香港电视,我家的黑白电视机也同样收的到,我用长长的电线接到羊角天线上就可以稳定收看了。
开始使用卫星接收是在10年前,旧屋电视机没有信号源,只能放VCD.我曾经见同学玩过卫星接收村村通,就问他借来;他也很爽快,自从有了网络宽带他就早已不玩了。整套设备拿回家装上就能用,就可以看北京国际了。
我原先不知道卫星升级换代快,节目调动很频繁的。那个村村通经过几次升级后,只剩下有信号反应就什么都没得看了。经过一段时间,有点钱了,就买了能接收138ku的整套设备,就120元 。有几十个台。也满足了看电视的想法。
正如我觉得有电视看就行,一直都没关心过自己接收的是什么星,有哪些转发器。自己的接收机有什么特点。所有所有的一切都从没有电视看开始改变。138ku亚太五号的电视节目终于升级成高清节目。我的接收机等于作废了(最后没作废)。参考了许多资料 还有一个朋友的指导,于是订了一台叫做dbox3的共享机。这个所谓共享机就是可以破解卫星上的加密节目。从此,我的烧星生涯开始。
在调星的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颗星特别容易接收 ,那就是134ku.上面只有3个电视台。原来淘汰的接收机可以接收,又有50个电台.电台是中央
台,各语种都有。北京的电台还很国际化。于是萌生做成收音机的想法。
你或许会问,使用卫星接收装置以及改造需要不少电子无线电知识。的确,所有基础的无线电知识与相关物理知识必须掌握。大概8岁的时候,伯娘买了一台杭州电表厂的万用表给我。我记不清是因为什么买给我的;我记得那时经常摆弄电池,小电灯泡,收音机,发光二极管。尽管当时发光二极管很贵(五毛一只);我把收音机连上电子琴,又用发光二极管直接接到电源上,使整台收音机“闪闪发亮”。只要按电子琴,收音机就会发出比较大的琴声。万用表一直使用到现在,虽然历经多次损坏。其实是我没钱买新的,我的整个人生属于非常贫乏的那种,食物不足,衣物不足,各种的不足,连接触到的书籍也不多,想法当然也不多了。我的贫乏也见证了中国的贫穷。
只记得伯娘勉励我,有志者事竟成。我也想当然认为自己可以学会电子电路。为什么会对于电子感兴趣?恐怕要从7岁开始。那时柴房里经常会出现半导体,矿石收音机等的书籍;我捡了回家看,原来7岁开始我就知道有半导体这回事。为什么会看书?那是识字班的莲老师教育我们,现在社会很科学,机器人懂的人的感觉,当你想喝水的时候就会倒水给你,当你心情不好就会安慰你。当然,要学会这些知识,必须读很多书。莲老师还特别夸同学毅强家里很多书籍,是勤奋的好学生。我当然要做好学生,于是我到了他家看完所有的书籍,以后每交一个朋友就去他她家看书,要和我交朋友得有书给我看,我也把零花钱花在买书上。我买回60.70年代的众多科技杂志,包括电子世界,无线电,科学画报,中学科技。我与一个同学成了好朋友,除了他家有很多书籍,他还订阅了少年科技画报。于是乎整个小学中学生涯都是沉浸在书籍的海洋里,没有自拔,我可是要成为科学家的男子。
后来我发现伯父也对科学感兴趣,有很多期刊,那些柴房里的书就是他扔的。后来我们也合作过一些科学稿子。不过呢,我坦白,虽然我读的是机电专业,有电子一门课程。但是呢,手工焊接的每一件功课都不能工作,收音机不能工作,放大器不能工作,自己做的小制作几乎没几件可以成功运行的。事实就是那样,虽然书算是读了不少,但是不起作用。我还没意识到自己的迟钝,自己学什么都慢,学得不好,又不认真
学习。这就是对自己的总结。
^_^要当科学家要学些什么呢?至少要学会15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实验方法,常规数据以及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当我第一次看见这么多学科需要学习,我都傻眼了,这要学到什么时候。我至今在物理学方面还掌握不多。几乎就有放弃的念头。我曾经听做电子工程的网友说,学30多就基本学完了,他可是指电子技术和电脑编程技术。好吧,能学多少学多少。我并不是把所有时间用于学习,期间曾沉迷游戏,漫画,色
情,算不算浪费了很多时间。
出来工作后,我基本没什么额外的钱花在爱好上,甚至连买一本书的钱都拿不出。98年开始,因为迷上网络,基本把钱花在网络上,电脑上。居然400元的内存条照买不误,不是因为机器运行的不好。说起来我的电脑也是东拼西凑而成的,买一个软驱,可以玩超任游戏机,一个光驱可以听CD.朋友扔的音箱一直用到现在,20年了。我的第一台电脑是ibm386.那个时候已经是奔腾的时代。买回后发现不支持硬盘(后来发现硬盘参数不符合设定,无法修改!)好吧,省吃俭用大半年升级成k100。挂一个83MB硬盘。后来买了二手1g硬盘。8mB内存,勉强运行win95.一路坎
坷走来。我感谢卖给我电脑零件的各位。特别感谢借钱给我买mmx233的强,我慢慢打工分期还他。是他让我拥有真正‘可以运行’的全套电脑
好吧言归正传。我这台共享收音机需要的材料是中六接收机,直流升压及降压器,接收天线(11300本振的高频头),蓝牙音频发射器。我使用的材料都是现成的,大家可以照着做如封面图一样。当然,要打造完美的收音机,还必须再设计,硬件与软件都要重新设计。好吧,我的设计是使用5v充电宝供电,5v升到13v然后13v降到3.3v 。13v是为高频头垂直化电路供电,3.3v是为接收机核心供电,用接头插进接收机供电端。蓝牙发射器接上左右声道输出,使用3.3v供电。这里不使用蓝牙的话就使用音频放大器接上喇叭(如封面图),好,接上指向134ku的天线
高频头,联机调试,成功了!是不是很简单。你也可以做得到,祝你成功 !
为什么叫共享收音机。当然是把它固定安放在公园安静的地方供人休息使用。只要利用一点点充电宝的电量。平均1000mah可以用 一个小时。
其实呢共享收音机不仅仅是卫星接收,还可以使用普通FM AM接收.甚至网络接收。要收什么台,主动权在使用者,在于游客。是不是和之前公园里放音乐很不相同呢!
收音机的制作可是有些曲折。开始用中六机试制,叫他中六是因为115.5 和125度的两颗中星6号卫星还播放标清节目。那些mepg2 机还能接收;其他卫星都升级mepg4。中六机本来要废掉的但现在能够接收卫星134度。我就想啦,如果仅仅想听电台要从室外拉线到屋里,又要接上电视机,挺复杂,可不可以简单一点,怎么才可简单一点。接收天线要放室外是必然的,那接收机也跟天线一起,那怎么传回室内,我首先想到蓝牙音频转发。于是买回一块蓝牙音频发射模块。经测试,接收机放阳台在客厅用蓝牙音箱完美接收。很好,打算做成商品。再拆开机器看线路的时候,发现中六机的声音输出是单声道的,很多简单的中六机都是单声道输出。于是特意向朋友要来有双声道的DM500 接上蓝牙发射,从蓝牙音箱出来的声音果然好得不得了。一定要做成商品。中六机原来的芯片输出是有双声道的,我用线引出接到蓝牙发射也收到很好的效果。一定要做成商品。
于是买来两台中六机改装,做成三台‘’成品‘’。经过几次测试,发现几个问题,都是大问题。蓝牙发射不能穿墙,距离有限,距离受天气影响严重。虽然设计加上2.4G天线,接收稳定了一些,但接收距离一直没法解决。当然,我知道这是蓝牙设备的设计思路造成的,蓝牙发射到蓝牙耳机(音箱)一般不会太远,虽然设计10米距离但
常常达不到,甚至只有3米的稳定距离。另外一个问题是接收的声音声调经常变化,后查明是质量差的中六机的问题,解压速度慢,应该是买到次品。于是两台中六机报废。
共享收音机的最终定型。
卫星收音机虽然可以在蓝牙音箱里播放电台。但是,每次都要接上220v交流电。每次都要拉电线,显然这样很不方便,无法随意移动。参考寻星仪使用蓄电池?它们一般用6到12v的电池。难道要用蓄电池?或者只好用蓄电池,用什么蓄电池好呢,为此我想了很久。要通用的,搭载接收机里。能用几小时……于是买来专用寻星仪电源试一试。开始使用两节18650串联供电,成功,但毕竟供电时间有限,要更多的电池供电,那么成本又要提高。有什么法子使用移动电源呢,这时我就注意到充电宝的流行,几乎可以每台手机配一台。能不能用这5v移动电源供电呢?后来证实是可以的。于是寻星仪电源电路接上供电宝。没试几次就烧了3.3V降压芯片。
好事多磨,根据网友的经验 使用升压模块电路,在1688上发现有现成的卖,就买了两套,我打算升压升到13V 降压降到3.3v 。货到后一试,升压13v没问题,但5V降到3.3V 死活不行。问题来了,这算不算是失败了?或者,我查资料也没发现什么,芯片的确是降压的,或者,我试着把降压模块接到13v上,果然调的3.3v的电压。接上卫星接收机,工作的还很稳定,于是乎成功了。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使用5v移动电源的共享收音机其实是副产品。我已经申请了卫星收音机的专利。专利号 201821875509.0
作为推广我首先想到共享推广,谁让共享单车广为人知呢,共享收音机也会广为人知。到底怎样才是完美的共享收音机。首先,它使用5v移动电源,这一人人可以拥有的电源。它使用平板天线,让看上去更美观,这一点本人还没曾做到。它可以接收卫星转播电台。它放在公园安静的地方。这就是共享收音机的全部。
做最丑的共享收音机的原因。正如前文所说,平板天线是一个难题。现在的情况是有的生产,没得卖。生产企业恐怕有点要放弃这产品了,适用范围有限,造价,说是不便宜。因此我是买不到了。想仿制出来也未曾成功。那么,我的共享收音机岂不要夭折了?我的卫星收音机计划也…………不行,我一边联系香港科技创新推广处。一边考虑共享收音机的出路。这样,既然做不到完美,实际上我有六大问题没有解决。使
用平板天线。使用更低功耗设计。蓝牙发射器与蓝牙音箱的交互编程。所有地区的卫星接收资料。接收机的固件,系统编程。接收机与蓝牙芯片的数字无缝连接。真正解决了这对于我来说的难题,那共享收音机,卫星收音机才能有完美的形式。
但是现在,我要做出来的只能是不完美的共享收音机。共享即是吸引眼球,吸引眼球可以是美,也可以是丑,可以是最丑,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形式。秉承这一理念,几经周折,最丑的共享收音机诞生了!(见封面图)
2019-04-17 21:44- 大家的留言我都有看,但是这几天太忙了,没办法一一回复。 谢谢大家的陪伴和关心。 母上大人可以说是,奇迹一般,在周五送来血小板之前的一天,自己从4升到了30。也就是说,可以不用输血了。这是所有大夫都没有想到的。 母上大人能扛过这一关,是应该很开心的,阿姨说,这是你妈还想再陪你过个年。但是在所有探病的人都走后,在病房里所有人都睡着了的一小段安静的时光里,我仔细的想了想,可能这么走掉也不是一件坏事。 正常人的血小板能有两百多单位,这意味着从身体上破口流出的血液,自己可以止住。缺少血小板的母上大人,可能因为止不住的鼻血,也可能因为咳嗽而造成的内脏出血,总之,死于大出血对于她,可能是最没有痛苦且快速的结局了。这是大夫告诉我的。 而自从17年10月,在我27岁生日前夕,她确诊了卵巢癌晚期并扩散至肠道以来,她所有的痛苦,一直陪伴着她的我都看在眼里。一开始转诊过乌鲁木齐的几大医院,也因为肠梗阻,毫无办法地在姑息科我陪着她等死(那次也是无法解释的原因,自己从高位梗阻变成了低位)。做了肠道造口(就是在腹部开一个口,把肠子接出来),picc(大臂上置管,方便化疗打针),因为在医院护理极其不便,都是我自学以后,在家里定期为她护理。可以说这一年多来,仅仅是为了活着,没有体面,很多时候也无法保留尊严。 而我有时无法不怨恨她,毕竟我30岁之前的这几年时光,活着的意义完全就是陪伴一个人死去,并且为此,我几乎失去了在此之前的一切生活。在这个从我懂事起就想逃离的小地方,在这个无论从各种角度都没有自由的地方。以至于有时觉得,是我和她,联手毁掉了我自己。 每一次,听到探病的阿姨夸我“再没有像你这么孝顺的孩子”的时候,我都觉得很讽刺。可能你们都盼着她活,只有我想她死,想她用最少的痛苦离开。因为我知道这对于我俩来说,都是解脱。 现代医学的糟糕之处在于,你可能身体都开始从内部慢慢腐烂,虽然医学还没有发达到可以挽救你的生命,但它却可以维持,让你不至于快快死去,多残忍。这一切却由不得你。是否抢救都是由家属决定的,自己的生命,却由不得自己决定。
《武训传》拍摄于1950年.片长3小时,直到2012年才悄然解禁
一部1950年上映的国产老电影。它的故事非常非常打动人,甚至看完会让人有些感动而酸楚的百感交集。尽管它拍摄于1950年,尽管它片长3小时,尽管它被禁了60年,直到2012年才悄然解禁。但它依然是一部好电影,而且幸运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看到。它就是——《武训传》。 《武训传》的主人公武训是一名乞丐,原名武七,目不识丁,没钱没地位,却通过乞讨,兴建了一座义学。近代著名书画家李苦禅,就是从武训兴办的义学里走出来的。他是中华历史 5000 年来,第一位以乞丐的身份编入正史的老百姓,目不识丁,穷困潦倒,却讨饭39年只为义学,被称为“千古奇丐”。 电影的开头是武训的童年,他出生于清道光年间的山东堂邑县柳林镇武家庄,因为在家排行第七,所以人称武七。他七岁丧父,只好随母亲乞讨为生。虽然生活贫困潦倒,但读书一直是武七的梦想,因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过上好日子。 武训16、7岁时,母亲安排他去馆陶县薛店的张变征家做长工。张变征即张老变,或张老辫,是武训的远房姨夫,是贡生,武训在他家负责看果园、喂猪。武训一生中,只有在张变征家这一年或两年是正式劳动务工。此后开始以乞讨为生,遭到家人激烈反对,“亲戚朋友断个净”。 从21岁(清咸丰年间)起,武训以行乞的方式集资兴办义学,走上了办义学的艰辛之路。目标是“使他们(穷人家子弟)无钱也能读书”。在30多年的时间内,武训乞讨的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省。武训在行乞过程中,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奇特的造型以吸引人们的目光:先是卖掉右边的辫子,剃光了右边的头发;后来又剃光了左边的头发,而在右边又留起一撮头发。也表演“拿大项”、“蝎子爬”的节目,或给人当马骑,供人取乐,甚至吃粪便、砖瓦。可这么拼命要来的钱,他却都不花。都攒着,办义学。 是的,他最终成功了。1887年冬天,在堂邑县县令的支持下,他筹建的第一所义学终于里落成。为了这一天,他从20岁讨饭到50岁,整整30年,才建成的这所义学,其中的心酸只有他自己知道…… 学校建成后,他亲自跪请当地有学问的进士,举人到学校任教…又跪请贫寒人家,送子女到义塾上学,学费全免….有些人跪下,丢掉的是尊严,而他跪下,却赢得了尊重。后来他的善行轰动朝野,国史馆为他的事迹立传,他成了以乞丐身份被载入中国正史的第一人,也是唯一 一人。清政府还给他建“乐善好施”牌坊,赐名“训”,赏穿黄马褂。从此,武七才真正有了一个名字——武训。 武训办义学不仅在国内拥有极高声誉,他的声名还远播海外,感动了全世界。他被收入《世界教育辞典》中,被尊称为“无声教育家”、“平民教育家”。 [img src="https://catf.me/photos/1b88b9d506f06c0bca971cf6ed4baa36.jpg" width="1080" height="1456"]- 17岁的我今早进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推拿科。我以为只是颈部急性扭伤,没想到我还有颈椎病。。。我17岁我好累(ノಥ益ಥ)
粤语歌听了一首接一首
学东西快,忘得也快。刚刚打开上半年所爱的ins,竟已经想不起来他的名字。还是意气风发少年郎,我却已经走的好远。时隔半年,早已了解了他选择人人不看好的女友的原因,17岁的窈窕少女,笑起来飞横跋扈,他们都在彼此最好的时光里。
把衣服晾干,把纸张收好,把玩具放在一边,从沙发上站起来。我不会被打中,我移动在风中。- 仔细想想,两人都有些相似之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有时就是如此奇妙有趣。年龄相仿,专业表演科班出身,演技出色,作品不多但却让人想一直看,从不怎么红到慢慢红起来,接广告,以及有种天真的顽皮和孩子气。现在也都有些微微长胖啦…唯一的困扰是求你们好好挑剧本吧?其实涵对我来说,还有个很奇妙的连接,也导致我意外的很喜欢他吧。风向星座,和妻子17岁一见钟情,20岁正式恋爱,26岁结婚…顺理成章…一起走过那些不那么好的困顿日子…直到成为被人发掘的优秀人才。安娜说她太开心了,嫁给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到如今也认识了14年…真的很羡慕。我本来也可以如此,甚至可以说同样的步调和路径,连目的都一样,可惜的是,地球另一边,现实是如此不堪和残酷。我只能遥望他的幸福来幻想假如我也曾能如此幸运…该多好呀…
关于独身主义
[img src="https://catf.me/photos/d7d2e542ca380534d8853ba061d6c568.jpg" width="500" height="366"] 昨天和一个生活得甜如蜜糖的女朋友吃了顿饭,之前哭哭啼啼和我诉苦,我是三番五次劝分手的,结果两个人依旧过得有滋有味。
虽然没有表现出对我的不满,我还是有点理解了那种尴尬的处境了。现在又要带来给我见见,我内心是十万个拒绝。她一边戳冰,一边和我展开他俩的未来画卷,我只能埋头吃冰不说话。
可能豆瓣刷多了,受了独身思想的荼毒,愈发觉得结婚生小孩简直对不起我的人生。我博士毕业27,就得慌慌张张去和我爸妈满意的人见面相亲,然后顺着心意结婚生小孩,然后开始为祖国的下一代累死累活,没有自我。我幸幸苦苦读二十年的书又不是为了照顾小孩,照顾另一个我二十多年里几乎没有充当任何角色的人而读的。这凭啥?
旁敲侧击问过父母能不能接受我30岁也不结婚,我父母的态度是你长得又不是对不起观众为啥找不到对象?他们潜意识里从未想过我是不想结婚的这种可能。而且,我和我爸说话内容,就算是再不正经的内容,我爸都能拐吧拐吧拐到抱外孙这种路径上,也是让我不知道说些啥才好。
不知道是不是独生子女的基因作祟,内心自私的想法太多,导致我一点都不想为了一个祖国未来担负起责任,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但是面对我爱着又爱着我的父母,我也硬不起腰板说你的后代不想结婚生小孩忙忙碌碌过一生,我现在20岁,真到了27岁所谓的分水岭,或许我耳根一软就屈服了也不是没可能。想想就觉得有点心累。
哎,先这么过去吧,毕竟我才20岁,没有谈过几场恋爱,没有看过多少风景,轻易说出独身主义这种大话也不太靠谱。但是也算是记录一下我快20岁成人礼的一点心思吧。但愿我27岁也能顶住压力,顺从自己的内心。- 我好像知道为什么17岁被称为雨季了。
- 刚刚有个27岁的欧捏酱加我扣扣。然后我们礼貌地问好,她问我是不是还在读书,我说是呀,我高一。恩,然后她发了句:“好好读书,少上网。”就嗖的一下把我删了∑q|゚Д゚|p。臭婊子。我已经不相信这个世界了。再见〒▽〒
- 大学暗恋四年的女生终于还是失恋了 五年时光的红线终究被两人意识的距离扯断 陪了她整日 意外 她知道我的感情 然终究不了解我的成长 "做朋友就足够了" 17岁的我已然不在 青春只留给内心 于是最终南北易道 各奔东西 然而 最后她轻轻的回首 我
记2014
新年快乐,2014。 (其实本来说这篇日志是在1号那天能放出来。但是因为朋友们拉着我玩游戏让我带他们飞,所以一直拖到了现在,绝对不是因为我懒,恩,就是这样的。) 过去一年真是飞快,我还记得2月份在芝加哥我的冲锋衣大显神威为我抵挡了米帝资义社会吹的寒风,我还记得从高一下开学就没停过的废渣模式,我还记得那个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班主任找我深刻交流课间操时他们班的种种伟业,我还记得大冬天到了催着一个二个部员脱下温暖的外套然后一脸贪婪地攥在手里给自己取暖.etc. 然后一年就这么过了,真是有一种“这才第一轮怎么就点炮了!?”的感觉(笑。 他们说忙着的人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会觉得时间一闭一睁蹭一下就过了。但套用某人的话来问问自己,又觉得一阵汗颜,“真有那么忙?”仔细想想,确实不忙。我还有时间补完了几本日本史,《B.A.D.事件簿》,《源氏物语》,鬼月老师的“Monster Hunter”系列作品,《平凡的世界》,《xxxHolic》,《翼tsubasa》,还有京极老师的“京极堂给你普及妖怪知识”系列和《不如去死》。拜读了这么一系列杂七杂八的作品之后,我还真是发觉到了自己不小的恶趣味,一些在意料之外加入的虐待乱伦之类的情节我仔细想了想还有点小激动呢,当然,作为我天朝优秀共青团成员,我对这之类的话题一定是深刻地反省,猛烈地抨击,偷偷地收藏。总之,一年的这些阅读,真是伤了心又伤了肾,但很是觉得开心。 你说一年长不长?其实也就是一年,按着学生的时间来区分的话也真的不长。但这不长的一年里却又能发生太多事情,多得让人Drunk不停。14年12月中旬的时候,我一朋友没来由开始我的说说的坟,挖到了13年我的黑历史,这货就开始不淡定了,指着我的鼻子说我变化太大了。“明明一年以前还是一个想成为大老师的废宅,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一个现充了!死现充!”(在此我郑重地向那位朋友说,“我只是想单纯地生存下去,哪知道一个好好的生存游戏被我玩成了生活游戏。看一只史莱姆都觉得可爱了,怪我咯?”) 其实对于自己的变化我还真是惊奇,好像没有经过什么所谓的阵痛期就一下子变换到了现在的状态,不知道是该说我的可塑性还是说我是真正渴望自己如此。从结果上来看我还是变成了这个样子,从刚进校那时候各种阴着逗,变成了现在这样明着逗,当然,这点事情除了少数几个人之外是没人知道的(笑。 以前空间里面去刷说说的习惯现在也好多了,(说得来刷说说和得病一样,你快给说说道歉啊!)想想以前自己一天刷别人一周,一周刷别人一年。点赞党,辛苦了。不过那些说说是有价值的,真是没有那时候的心理活动,所以看起来格外的索然无味。但毕竟人与人差别存在,那心灵之间的厚障壁存在,不可磨灭的个体存在,那么我所发的说说也仅仅是我一个人的事,也之该是我一个人懂的东西。用这种破碎片面的语言去寻找一个理解自己的人真是天方夜谭,所以现在放弃了。我个人觉得,在高一的时候变成那样厌恶周围的自己的原因就是这个,过度在意人与人之间的完全理解,这是一个无解的话题但我却死死追求着一个答案。根据友人A的话说就是“难怪把不到妹子。”,友人B则是“在世界伤害自己之前便拒绝了世界。”如果我自己说的话就是,“我可是要成为大老师的男人啊!”当然,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我也只能心悸于这种感情的余威,即便我刻意回避这样的思考,即便我努力维护和他人的关系,但偶尔我还是无法接受一些事情。印象最深就是运动会的时候,那妹子说我可以喝她的水,我马上拒绝了,“我觉得我们的关系还没有到这样的地步。” 这样具有攻击性的话竟然我还能说出来。……“活该把不到妹子。” 真是,人与人心灵之间的厚障壁,为什么人们不能相互坦诚。 其实2014年遇见了很多人。(收到了好多贺卡……比之前16年加起来都多了是什么节奏。我也是有爱的人了233)瞬间觉得如果我头发染个黄色,然后打扮起来稍微不良一点的话,我也可以和别人说“我的朋友很少”,顺便认养个超可爱的妹妹,回家就看她瞪着血红的眼睛问我“想死一次吗?”。咳咳,话题就此打住,我可是优秀的共青团员! 很难说写这些东西该写给谁,硬着头皮写了又担心那些个没看到自己名字的人会说说说,比如最近寂寞到爆的LWY,DRUNK!权衡再三,我还是避轻就重地摘录以下文字好了。 “她悦耳的声音消失了,我感到我周围充满魅力,像一个幽灵似的网在颤动。因为这个姓氏跟一首叙事诗同名,它使许多人着迷。”——小泉八云 《一个夏日的梦》 呼,好像写了很多字的样子。感觉蛮不错,但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太长不看”吧(笑。 2015已经到了,那么期待我的表现。 新年快乐,2015。 17岁的 [img src="http://catf.me/photos/3e7e51a8cc2fdf20a7127ed6373f6b58.jpg" width="640" height="480"] 八雲说好的旅行
17岁别走。体重走开。 [img src="http://catf.me/photos/c7428b9496040392639a5faaa3ab8c5c.jpg" width="640" height="992"]
More